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確定,深化“放管服”改革,將成品油零售經營資格審批下放至地市級政府。此舉意味著后期加油站經營資格審批將直接由地市級商務主管部門自行審查決定,審批流程得到進一步簡化。
根據《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規定,申請從事成品油零售經營資格的企業,應當向所在地市級(設區的市,下同)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地市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審查后,將初步審查意見及申請材料報省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由省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決定是否給予成品油零售經營許可。
據金聯創監測,截止2018年,我國正在運營的加油站已經達到10萬余座,其中中石化及中石油系統加油站占比超過一半,社會加油站占比在43%,其次為其他國有及外資油站。不過我國加油站建設高峰期已過,主營加油站擴張速度明顯放緩,目前多進行輕資產合作。而隨著我國逐步放開外資投資限制之后,BP、殼牌等也紛紛提出新的加油站發展計劃,目前BP在山東和河北均已有新站投入運營。此外,如海科、富海、京博、匯豐等山東地方煉廠以及浙江浙石油等部分民營及其他國有企業也正在積極布局零售網絡。
目前我國加油站經營中兩大石油公司仍占據*主導地位,尤其隨著國內成品油消費量趨近達峰的大背景之下,大部分民營加油站銷量和利潤很難做到均衡,也就出現了多地加油站大幅降價促銷的情況,而且民營加油站采購不帶票資源平抑成本的情況也屢見不鮮。而下放零售經營資格審批權限,*終目標或是為我國零售市場化改革鋪路。
鑒于未來我國加油站整體增量空間有限,零售經營資格審批權限下放之后大概率也不會出現盲目投資情況,畢竟目前建站成本已經達到高位水平。而且,或更有利于一批有經濟實力的國內外企業更加順利的推進加油站建設和布局,逐漸形成多元化的競爭格局。此外,后期地市商務主管部門對于市域內的加油站的監管力度或進一步加強,同時配合稅務等主管部門的檢查,更有利于構建公平有序的零售市場生態。后期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也需要一個更加多元和健康的零售市場主體來依托。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