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MDI寡頭被稱為中國化工界“華為”的萬華化學集團再度聯手能源巨頭,正式宣布進軍LPG船運輸市場。掌握LPG資源的萬華化學的加入正在改變市場的游戲規則,中國企業將有望在全球LPG市場擁有真正的話語權。
120億美元,萬華化學和ADNOC達成全方位合作
7月23日,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宣布,與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價值高達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5.64億元)的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下游領域展開合作,包括煉油、銷售和海運。
同時,萬華化學還與ADNOC在2018年11月簽署的10年期LPG供應合同的基礎上,達成了一項航運合資協議。按照協議,ADNOC子公司ADNOC Logistics & Services(ADNOC L&S)與萬華化學將組建合資LPG航運合資企業,運營2艘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
ADNOC與萬華化學還同意在兩國探索和發展合資機會,其中ADNOC的重點是生產下游衍生產品,或與成品油相關的衍生品。
今年2月,ADNOC L&S曾與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將組建一家擁有并運營LPG船的合資公司。當時ADNOC L&S披露,計劃在未來5年內增加超過25艘船,收購首批原油船,并擴張液化氣船和干散貨船船隊,初步規劃是在今年年內收購3艘VLCC或VLGC。
此前曾有報道稱,萬華化學正在與國內船廠就建造一系列VLGC展開商談,計劃訂造5至6艘VLGC,用于從阿布扎比運載LPG。去年11月,萬華化學與ADNOC簽署LPG長期供應協議,每年將采購多達100萬噸LPG,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時間跨度為10年。
ADNOC成立于1971年,是世界一流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集團化公司,其產品鏈涉及石油、天然氣以及石油化工的幾乎所有領域和每一品種。如今,ADNOC的每日石油產量超過315萬桶,是全世界最大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ADNOC目前每年生產1050萬噸LPG。該公司正在通過未來五年與合作伙伴的高達450億美元投資擴大其煉油和化學品產能,包括計劃到2025年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綜合煉油廠。
2016年底,ADNOC整合了旗下3家子公司,成立船舶及物流子公司ADNOC L&S。這種整合在航運、船舶服務,海上物流和陸上服務之間創造了協同效應,從而提高了組織能力。ADNOC L&S是ADNOC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將集團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產品從阿布扎比運往世界各地,同時也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數據顯示,ADNOC L&S船隊數量123艘,其中貨運商船27艘,海工支援船48艘,港口作業船48艘。
全球MDI寡頭,化工界的“華為”
萬華化學集團成立于1978年,前身為煙臺合成革總廠MDI分廠,1998年12月20日改制成立,2001年上市,是山東省第一家先改制后上市的股份制公司。
萬華化學的控股股東為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占比47.92%。萬華實業的控股股東為煙臺市國資委,故萬華化學的實際控制人為煙臺市國資委,屬于國有企業。萬華化學作為集團整體上市18年市值擴大21倍,從當初的58億元擴大到1288億元(1月18日),最高時市值達到了1457億元。
萬華化學屬基礎化工行業,主要從事異氰酸酯(MDI)、聚氨酯及其助劑及衍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MDI是技術門檻極高的化工產品,曾長期被陶氏、巴斯夫等化工巨頭把持。萬華化學通過技術攻關,逐步打破壟斷,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MDI制造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被稱為化工界的“華為”。
萬華化學的核心產品是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是制備聚氨基甲酸酯(PU)的最主要原料之一,市場需求大,聚氨酯具有橡膠、塑料的雙重優點,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紡織、建筑、家電、建材、交通運輸、航天等領域。
目前,萬華化學專業從事MDI為主的異氰酸酯系列產品及其下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實現了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的全球MDI寡頭。萬華化學在國內擁有煙臺、寧波、珠海三大生產基地,2011年托管匈牙利BC公司擁有了自己的海外生產基地。在MDI領域,萬華化學已超過巴斯夫、拜耳等國際化工巨頭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商,產能達到200萬噸/年。
2018年,萬華化學銷售額達600億元,凈利潤37億元,收入同比增長54.42%。MDI是萬華化學的核心產品,占萬華化學營收50%以上,利潤貢獻60%以上。未來三年判斷,MDI依舊是萬華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拓展LPG業務,打造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
對于萬華化學而言,LPG是其主要業務MDI生產所需的關鍵原料,同時也是石化產品的原材料。在萬華化學的石化產業鏈中,最重要的就是丙烷脫氫(PDH)裝置。PDH裝置對原料丙烷的純度要求極高,國產LPG中的丙烷質量無法滿足PDH工藝的原料質量要求,因此目前我國高純度丙烷原料主要是從美國、中東地區進口,進口LPG中主要為丙烷,占比約在72%。
因此,除了MDI之外,萬華化學還發展了石化業務和LPG貿易業務。石化產業不僅為MDI提供了較為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豐富了公司產品庫,降低了單一聚氨酯產業的風險;也為后續特種化學品和功能性材料提供原材料支持,是萬華未來發展的有力保障,也可以說是為公司一體化;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萬華化學擁有最大的LPG地下儲藏庫,總容量240萬立方米,毗鄰港口設施和泊位,還有13個地上壓力球罐和自有10萬噸級碼頭,是中國北方少數幾家擁有能夠接收VLGC的大型LPG碼頭和存儲設施的企業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LPG市場價格有季節性的波動,而擁有足夠龐大的LPG儲存容量,意味著萬華化學擁有調節LPG的采購節奏,在低價時采購儲存,一方面可以降低石化產品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當LPG漲價時,還可以進行LPG的貿易業務,獲取成本差價帶來的利潤。
萬華化學的石化業務在近幾年來量價齊升,營收不斷增長,已經成為公司主要業務點。同時,LPG貿易量也在持續增長,2017年全年LPG貿易完成172萬噸,而2018年僅前3季度LPG貿易就已經完成181.6萬噸,超過2017年全年,同比增長53.4%。
據了解,今后隨著萬華化學新的120萬立方米地下洞庫建成,LPG貿易部分都會超過600萬噸,將增厚公司營收,提高公司在國際LPG貿易領域的話語權,為公司LPG產業鏈獲得長期穩定的低價原料提供優質資源。
聯手能源巨頭,進軍LPG船運輸市場
2016年,萬華化學與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商沙特阿美簽訂了LPG長期供應合約,成為第一家與沙特阿美直接簽訂LPG長期供應合約的中國企業。萬華化學同時還與其他兩家中東主要生產商卡塔爾國家石油公司和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簽訂長期供應合約。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萬華化學還在新加坡設有一家海運公司。2014年,萬華化學集團子公司萬華化學(香港)有限公司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萬華海運(新加坡)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船舶、駁船的租賃活動。通過和沙特阿美等國際主要生產商的合作,萬華化學成功打通超大型冷凍船舶(VLGC)的租船訂艙及FOB操作全流程。
2018年11月,萬華化學還與ADNOC在上海舉行了LPG長期供應協議的簽約儀式。根據合同條款,萬華化學每年將采購多達100萬噸LPG,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時間跨度為10年。
長期供應合約的簽訂和執行,增強萬華石化一體化裝置主要原料的供應及保障能力,同時為萬華化學主動掌握LPG資源、增強中國企業在LPG行業的影響力、成為影響亞洲LPG行業的重要一環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7年,萬華化學作為中國首家企業成功加入亞洲LPG CFR委員會。該委員會每年負責對LPG CFR合同通用條款進行建議和修訂,對亞洲LPG市場規則及亞洲現貨貿易市場有重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在與沙特阿美簽訂長期供應合約的同時,萬華也成為首家具有沙特阿美合同價格(CP)推薦權的中國企業。CP為沙特阿美針對其長約客戶制定的月度合同價格,是全球LPG貿易行業尤其是亞洲地區最具市場影響力的價格。
亞洲是全球LPG消費增長最快、進口量最大的區域。2015年中國LPG進口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LPG進口國。但是與日韓進口商相比,中國企業主要是通過貿易商和分銷商進行采購,缺乏與生產生直接合作,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力較弱。
萬華化學利用煙臺工業園資源優勢,與沙特阿美等國際主要生產商直接簽訂供貨協議,成為繼日本和韓國的五大進口商之后的亞洲第六家、中國第一家具有CP價格推薦權的企業,將中國龐大進口量轉化為了影響國際液化氣定價機制的軟實力,提升了中國進口商在國際液化氣市場基礎定價機制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由煙臺出發,在寧波、珠海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并購BC把生產版圖擴大到歐洲,2021年后,萬華化學也將在美國擁有自己的工廠。隨著重組的完成,萬華化學將超越巴斯夫成為全球最大的MDI制造商。與此同時,為運輸更多作為化工產品原材料的LPG,滿足市場需求,萬華化學集團將成為全球LPG船運輸市場的生力軍。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