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四川宜賓珙縣,石化機械四機公司依托中原工程公司ZJ70D自動化鉆機研發的以“推扶式”鉆井機器人為核心的管柱處理系統,在中石油長寧H29號作業平臺首次實現工業應用。
鉆機自動化技術與裝備最早應用于海洋鉆井平臺。近年來,國外知名公司升級相繼開發了系列陸地自動化鉆機技術,國內也掀起鉆修裝備機械化、自動化熱潮。鉆修裝備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讓操作更安全,施工質量效益也得以提高。隨著公眾越來越重視安全、健康和環保,自動化鉆機需求也與日俱增。
從2012年開始,石油機械四機公司開展自動化鉆修裝備技術研發。“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實現管柱從地面至井口之間安全、高效雙向輸送。”石化機械四機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徐軍表示,他們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利用“動力貓道”實現管柱從排管區與鉆臺面間的雙向輸送,再利用緩沖機械手配合游吊系統實現管柱從鉆臺坡道口與井口或小鼠洞間的雙向輸送。由于安裝方便,裝備改造成本低,并兼容人工作業模式等特點,市場接受程度高,目前已實現產業化發展,14臺(套)在大慶油田、遼河油田、中原油田等國內油氣田得到廣泛應用,并出口到阿爾及利亞、印度、伊拉克等國家和地區。
把管柱從地面自動輸送到井口,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近年來,四機公司把研發重點瞄準大型鉆機自動化平臺。“7000米、9000米鉆機主要用于超深井、特深井鉆井作業,作業周期長,存在起下鉆工作量大、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等現實問題。”徐軍表示,他們依托集團公司《鉆機自動化升級改造》《管柱自動處理系統關鍵裝備研制》等項目,以ZJ70、ZJ90電驅鉆機主機為基礎,配套管柱處理系統、司鉆集成控制系統等自動化設備,通過開展管柱自動輸送、立根自動排放、井口自動化工具配套、集成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研制了3種形式的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逐步掌握了鉆機管柱自動化處理與集成控制等核心技術,具備了新制鉆機成套與在役鉆機升級改造能力。
在中石油長寧H29號作業平臺,通過前期的現場調試與整改工作,ZJ70D自動化鉆機整套系統具備了作業能力,滿足了二層臺無人化、管柱輸送區和井口區域少人化的作業要求。
隨著國內各油田公司對在役設備的自動化改造需求日益增加,鉆修井裝備自動化展現良好發展前景。徐軍表示,他們今年將抓緊完成ZJ70D自動化鉆機性能優化,積極推進鉆機自動化升級改造批量化推廣應用,加強核心技術與關鍵裝備研發,從常規自動化鉆機向高端自動化鉆機邁進。
(黃予劍 龐堅)
標簽:石化機械 “推扶式”鉆井機器人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