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咨詢公司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范圍內利用農業廢棄物等可再生資源生產化學品的產能為4000萬噸/年。其中,市場份額*大的是脂肪酸,占31%;其次是味精(MSG),占12%;甘油和山梨醇各占10%。
美國BCC研究公司預計,全球可再生化學品市場將從2015年的517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856億美元。
政策支持生物基經濟增長
全球生物技術工業組織(BIO)稱,21世紀生物基經濟的增長將受益于各國政府政策的支持。美國環保署(EPA)出臺的可再生燃料標準(RFS)除了刺激生物燃料創新,還開啟了可再生化學品和生物基產品的討論和政策制定。通過生物煉廠、可再生化學品和生物基產品制造業援助計劃,美國《2014版新農業法案》將貸款擔保資格擴大到可再生化學品和生物基產品生產商。
美國Lux研究公司稱,2010年以來,風投已向生物基產品和可再生化學品領域的初創企業投資58億美元,反映出推動可持續發展、提高性能和替代石油基原料的趨勢。2010~2015年,風投的投資重點是簡單替代源自化石燃料的化學品。但2016年開始,投資重點轉移到顛覆性的合成生物學和轉換技術。
多因素推動需求增長
生物基產品需求受很多因素推動,包括企業可持續發展倡議、消費者對綠色或安全產品的興趣、相對于石油和化石燃料的替代產品的性能優勢、競爭經濟學等。
IHS咨詢公司可再生能源和營養學主管瑪麗費斯·哈克特表示,*終取得商業成功的生物基產品將滿足其中一個或多個標準。
企業可持續發展倡議的例子包括消費品公司,如可口可樂、達能、雀巢等公司轉向使用生物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io-PET)等產品。
Lux研究公司咨詢師阿諾德·博斯表示,“我們已看到宜家家居、耐克和可口可樂等聚合物終端用戶對可再生化學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他們這樣做不僅是為了改善企業形象,或著眼于可持續發展,而且他們也在為未來做準備,并希望對沖不斷上漲的油價,增加基于可再生資源的選擇”。
甲醇和乙烯等簡單替代型可再生化學品,除了使用生物原料生產,性能方面與石化產品完全相同。它們可作為現有化工工藝的原料。IHS咨詢公司表示,這種簡單替代型可再生化學品正處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與總產能相比,生物基產能通常較小。而在洗滌劑醇類、食品酸化劑和甘油等成熟產品領域,生物基產能則占主導地位。
化工巨頭加快布局
瑞士科萊恩公司正增加其產品組合中可再生化學品的數量,這些可再生化學品是使用芬蘭耐思特公司的可再生材料生產的。耐思特公司完全利用使用過的食用油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生產化學品單體。
荷蘭Avantium公司稱,化工業正經歷從線性經濟到循環經濟的過渡。公司正使用催化技術將植物中含有的糖類轉化為呋喃二甲酸和聚乙烯呋喃酸酯(PEF)。
PEF是一種100%可回收的塑料,性能優于目前廣泛使用的石油基包裝材料,如PET。與PET相比,PEF性能更強,具有更好的耐熱性和氣體阻隔性能,并且可在數年內進行生物降解,而PET的降解需要數百年。
Avantium公司表示,PEF的市場潛力估計超過2000億歐元(約合2440億美元)/年,其中,包裝市場潛力估計超過1500億美元/年,紡織品市場潛力超過400億美元/年。
據悉,Avantium公司正計劃新建一座年產5000噸PEF的工廠,預計2023年建成投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