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2019年,煉油景氣周期中建設的產能集中投產,全球煉油產能預計大幅增長260萬桶/日,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增長*多的一年。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亞太和中東地區,預計兩地煉油能力增長分別占全球增量的77%和20%。2019年,新興煉化項目投產帶動我國煉油能力大幅增加90萬桶/日,國內煉油市場多元競爭格局鞏固深化。
今年創40年來產能增長紀錄
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超過700家正在運營的煉油廠,總產能達1億桶/日。2016~2018年,中國和印度合計為全球煉油產能的增長貢獻了50%以上的份額,美國和中東地區的煉油產能也分別新增了70萬桶/日和60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IEA)稱,2019年將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新建煉油能力投產*多的一年,新增能力將達到1.3億噸/年(約合260萬桶/日)。國際能源署稱,2019年全球煉油廠的原油加工量將達到8340萬桶/日,高于去年的8220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預計,2019~2021年,全球煉油產能將會新增480萬桶/日,平均每年增長1.6%。2020年即將到來的船用燃料油“限硫”新規,促使煉廠選擇更新裝置或新增產能,以滿足新的燃油標準,如正在建設中的科威特阿祖爾煉廠產能達62萬桶/日,主要生產低硫燃料油,預計于2020年投產。
2019~2021年,中國預計繼續成為推動全球煉油產能擴張的關鍵力量,煉油產能將新增154萬桶/日;緊隨其后的是中東地區,預計新增煉油產能147萬桶/日。未來兩年中國原油進口量有望實現7%的年均增長,而中東地區的成品油出口量也將增加14%。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煉油建設穩步推進。東南亞煉化業發展速度加快,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緬甸、文萊等東南亞國家都在加強下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煉化加工能力。印度計劃聯合中東國家建設超大型煉廠,投巨資改造煉廠,迅速提高油品質量,預計到2022年將投資720億美元,新增煉油能力128萬桶/日。
中東石油出口國繼續堅持通過增加煉油產品出口來增加產品附加值。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沙特和阿聯酋共宣布了未來5年270萬桶/日的新增煉油能力,預計其中大部分將在2022年前投產。東歐、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正在或將大力進行煉廠升級改造以滿足增長的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新的石油發現已成為非洲新建和改擴建煉廠的動力,非洲下游擴能項目現主要在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和埃及等國。
全球煉油行業仍處景氣周期
當前,全球煉油行業處于新一輪景氣周期。在經歷了前幾年產能低增長后,煉油行業進入了新一輪集中建設期,同時油品需求保持健康增長,油氣供需緊平衡得到緩解。
自2015年開始,全球煉油業開啟了新一輪景氣周期。得益于產能低速增長、產品需求復蘇、油價低位回升,全球煉油毛利好轉,裝置開工率上升,成為繼全球金融危機前的2004~2007年煉油“黃金時代”之后的行業發展“白銀時代”。
2018年,世界三大煉油中心的毛利明顯好于2009~2014年的煉油低迷期毛利水平,但較前三年景氣周期高位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世界*大煉油中心美國墨西哥灣地區復雜型煉廠的煉油毛利下降到10.8美元/桶;歐洲煉廠利潤為7.1美元/桶;亞太地區新加坡煉廠煉油毛利為4.0美元/桶。
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18年全球煉廠平均開工率為83%,美國煉廠開工率為90%,亞太地區煉廠開工率為85%,歐盟地區煉廠開工率為88%。
全球油品需求增長放緩,2018年全球煉油產品需求增長100萬桶/日,相比前三年高增長時期的145萬桶/日的增量有所減少,全球石油供需緊平衡得到緩解。
當前國際油價處于中低水平的有利環境,能使煉油行業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但從中長期來看,由于全球煉油產能過剩,油品需求峰值即將到來,油品需求增速將持續放緩,煉油毛利也將進一步下降。
歐洲、日本轉型應對產能縮減
2016~2018年,歐洲和日本的煉油產能出現縮減,均下降約20萬桶/日。這主要是因為老舊煉油廠紛紛關閉。
2019年,歐洲煉廠開始將投資重點轉向化工業。許多歐洲煉油商計劃投資提高加工原料的靈活性和產品收率以保持競爭力。盡管短期內經營有所改善,但面臨法規嚴苛、新能源替代、需求下降、產品結構不平衡及其他現代化煉廠競爭等挑戰,一些歐洲煉廠開始提前將發展重點轉向石油化工產品。歐洲煉廠除了進行技術改造、滿足低硫船燃新規,已把投資重點轉向提高芳烴和低碳烯烴產能。
2019年4月1日,日本第二大煉油商出光興產和排名第四的昭和殼牌石油正式合并,合計銷售額超過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19億元)的大企業由此誕生。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合并采用了出光興產使昭和殼牌成為全資子公司的形式,對外將使用“出光昭和殼牌”的名稱。合并后的出光興產擁有員工1.3萬人,將對7家煉油廠和6500座加油站統一運營。加油站方面,出光興產和昭和殼牌各自的品牌將暫時維持并提供共通的服務。公司確立的目標是,到2021年度使全年的凈利潤達到2000億日元。
技術創新*行業轉型升級
煉油工業作為技術密集型工業,技術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煉油業在渣油加氫、烷基化、催化劑、原油直接制烯烴等技術開發方面有了顯著進展。
埃尼開發的EST懸浮床加氫裂化技術工業化進度取得突破,進入規模應用階段。渣油懸浮床加氫裂化技術可加工劣質含硫原油的渣油、劣質稠油和油砂瀝青等劣質原料,是當今煉油工業的發展熱點。一旦大型工業裝置投產運行成功,將對全球渣油加氫技術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杜邦清潔技術公司的ConVex氫氟酸烷基化改造技術,能將現有的氫氟酸烷基化裝置改造為硫酸烷基化工藝,并可在新建裝置成本40%~60%的基礎上,使單位產能增加一倍以上。鑒于全球對烷基化裝置安全環保問題的關注,以及發展中國家提高汽油辛烷值的要求,烷基化技術的發展對提升汽油質量的影響*顯著。
催化劑是催化裂化的核心技術。雅保公司的Granite催化裂化催化劑利用*新開發的基質/黏合劑系統,通過改進分子篩穩定性、更好的渣油改質性能和提高焦炭選擇性來提高輕質產品收率。
煉油向化工轉型技術的發展也成為新的熱點,??松梨?、沙特阿美和沙特基礎工業公司都開發了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烴技術,通過省略常減壓蒸餾、催化裂化等主要煉油環節,簡化流程、降低投資,以*大化生產化學品為目的,多產烯烴、芳烴等化工原料,化學品轉化率可達到50%~70%。該技術的發展將對煉化轉型升級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標簽:煉油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