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國新辦就2019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提到,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應扎實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其中,制藥裝備業作為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肩負起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
其一,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加快重點領域攻關突破。國產制藥裝備行業并沒有掌握大部分的核心技術,特別是涉及到高深材料科學的核心設備幾乎還是由歐美公司掌握。因此加強核心技術、重點領域的攻關應成為企業的頭等任務。
其二,推動企業結構優化升級。當前,綠色生產、連續流生產、智能制造成為行業的熱點。制藥裝備企業應關注市場、用戶需求,加快產品結構升級,助力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
另外,龍頭優勢企業應積極發揮“領頭羊”作用,從創新升級、技術改造、國際化經營等方面突破,帶動其他中小型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不斷成長,助力我國從制藥裝備大國走向制藥裝備強國。
其三,提升融合發展水平。一方面,制造業企業正加速推動以智能制造為方向的生產變革,制藥裝備企業也應推廣應用國家智能制造標準,發展壯大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例如,楚天與西門子合作,雙方在制藥行業數字化工廠和智能制造領域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為制藥工廠提供全面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行業智能制造水平。
另一方面,業內指出,當前制造業發展面臨動力不足等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不夠。因此,推動制藥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要從產業本身出發補齊短板,還要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作用。例如,可以搭建一些技術服務平臺,構建起雙方溝通合作的橋梁。
其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深入貫徹《中小企業促進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企業。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當下,一批具備實力的龍頭企業正在崛起,不斷獲得產品、技術方面的發展,而我國的制藥裝備企業多以中、小型規模經營為主,這些企業應向“小巨人”企業看齊,聚焦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
同時,做信息化、大數據、自動化、智能化的趨勢下,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可以推進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推動低成本、模塊化的智能制造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部署應用等。
其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今年4月1日起,我國制造業增值稅稅率由16%降到了13%,降低企業的稅費壓力,激勵企業更好的創新發展。制藥裝備企業應在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將減少的費用投入到創新研發方面,加快轉型升級,進一步激發企業的活力。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