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加快編制《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

作者: 2019年07月25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發展“四基一高一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部署,加快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打造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樣板區,市政府研究室組成課題調研組,深入新型煤化工基地進行調研,以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發展“四基一高一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部署,加快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打造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樣板區,市政府研究室組成課題調研組,深入新型煤化工基地進行調研,以進一步摸清現狀、理清思路、推動發展。

一、新型煤化工基地發展歷程和現狀

  回顧新型煤化工基地14年的發展歷程,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是啟動階段(2005年—2009年):2005年,省政府批準將煤焦化項目列為“振興皖北經濟”一號工程。淮礦集團開工建設臨渙焦化、臨渙中利電廠、臨渙水務等一批項目。2009年12月,市委市政府向省政府申報建設臨渙工業園。

  二是蓄勢階段(2010年—2015年):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省級工業園區;2011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淮北臨渙工業園發展的決定》(淮發〔2011〕4號),為工業園建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策支持;2012年3月,被國家工信部批準為“煤-焦-化-電-材循環經濟示范園區”;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臨渙工業園為省四大化工基地之一;2015年4月,正式更名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

  三是加速階段(2016年至今):市第八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將新型煤化工基地作為資源城市轉型的重要載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鏈條延伸、創新動能培育、質量效益提升,全力打造碳基千億板塊,掀起了項目建設、產業升級的新高潮,翻開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其間多次被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評為“中國化工潛力園區10強”。

  目前,基地建成區面積達5平方公里,擁有規模以上運營企業11家,包括“一個亞洲*大、三個國內*大”,即:亞洲*大的臨渙選煤廠;國內*大的獨立焦化臨渙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煤矸石發電臨渙中利電廠、煤矸石建材加工基地。2018年,新型煤化工基地實現工業總產值204億元,同比增長20%;銷售收入220億元,同比增長8.5%;工業增加值42億元,同比增長17%,已步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從新型煤化工基地發展情況來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近年來,S203煤化工快速通道建成通車,基地北環路、臨白路園區段、創新路一期、淮興路、淮仁路等11公里的路網完工,鐵路運輸專用線、韓村港口建設加快進行,對外交通更加便捷;淮水北調工程建成通水,工業用水得到有力保障;安置房一期(馬店幸福家園)、企業孵化器、基地北路亮化及路牙石改造工程、產業大道工程、孟溝景觀治理工程已全部竣工,基地形象得到提升。

  二是招商引資勢頭良好。深耕蘇、魯、滬、浙等重點地區,大力開展產業招商、精準招商、以商招商活動。與中石化聯合會、上海市化工協會、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天津大學等協會院所建立互惠發展機制。完善入園企業評審機制,嚴把項目準入關。2018年以來,百萬噸碳基新材料、優耐德引發劑、天成新材料、歐勵隆特種炭黑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的環境友好型項目紛紛落地。目前,重點在談招商引資項目4個,總投資98.2億元,包括中信國安集團芳烴及輕烴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山東30萬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項目、旭陽集團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項目、無錫晶海氨基酸項目,目前正在積極磋商跟進。

  三是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基地在建項目10個,總投資30.2億元,目前正在進行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近期將陸續建成投產,達產后可實現產值約100億元。新開工項目12個,總投資75.6億元,目前正在辦理安評、環評、能評等前期手續,達產后可實現產值約200億元。基地新一輪項目建設拉開序幕、掀起熱潮,2020年總產值將突破300億元,爭取達到500億元。

  四是產業升級蓄勢待發。隨著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項目入駐,特別是50萬噸甲醇項目作為碳基新材料項目的起點,將為下游產業提供源頭支撐,推動煤炭產品由工業燃料向化工原料轉變,將進一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實現將煤炭“吃干榨凈”、鏈條“做精做深”、產業“破繭成蝶”,基地的集聚效應、產業層次和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二、主要制約因素

  新型煤化工基地歷經“十年磨一劍”,迎來了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勢頭良好,質量提升,在全國、全省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但要清醒看到,其總體水平與國內先發地區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制約煤化工基地轉型升級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

  (一)基地規模體量還不夠大,大項目、龍頭項目偏少。從全國維度看,新型煤化工基地與寧夏寧東、上海化工區、南京化工區、惠州大亞灣化工區等千億規模的國家現代化工產業示范區相比,發展相對滯后,產業集中度和質量效益均存在一定差距。從全省維度看,淮南市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推進煤化工基地建設,著力打造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平臺。特別是一期總投資267億元的中安聯合煤化一體化項目即將投產,將進一步提升其煤化工基地的發展規模。安慶市高新區(原安慶化工新材料產業聚集區)圍繞石化龍頭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重點發展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產業,2018年全區產值近千億元,其中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近300億元。從全市維度看,新型煤化工基地10個在建項目中僅天成新材料、卓潤已二酸與已內酯2個項目投資額超5億元,2019年12個新開工項目超5億元以上項目6個,其中5-10億元項目4個,11-20億元項目2個。總體而言,項目體量還不夠大,牽動性還不夠強。

  (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相對滯后。一是綜合管廊建設進度不理想。綜合管廊是為煤化工基地提供綜合服務、促進產業集約高效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煤化工基地,必須要有完善的綜合管廊。目前,煤化工基地綜合管廊因兩次流標,導致建設進度相對滯后,造成部分項目投產時間延后。如安徽天成新材料項目原計劃2019年3月主體工程完工,6月設備安裝完成并進行試生產,但由于綜合管廊無法如期完工、中利電廠暫時無法供氣等原因,企業投產時間也相應延遲。二是重要配套設施不完善。部分重要配套類項目與產業類項目建設進度不同步,基地10個在建產業類項目中有6個計劃在今年6月底前試生產,但環保應急排水項目11月才完工,危化品物流園、綜合服務中心、消防站今年年底完工,蘇伊士固廢項目預計今年9月底前開工建設。三是生活服務設施不完善。基地距市區50公里,周邊均為農村地區,生活服務、商業配套設施不完善,影響基地工作人員生活品質,進而降低基地招工吸引力。

  (三)生產要素制約較為明顯。“人”的方面,在走訪調研中,部分企業向調研組反映了招工難問題,盡管基地管委會采取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網絡招聘平臺、召開用工發布會等多種辦法,但仍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基地企業由于所有制性質、效益等差異,導致工資標準不同,出現少數國有企業工人向民營企業流動的現象,用工穩定性也在考驗企業的管理能力和生產穩定性。“地”的方面,由于拆遷掃尾、建設用地規模倒掛、拆舊區項目未能及時驗收等問題,可能影響部分建設項目正常開工。基地目前已沒有土地指標,新增項目預計占地2500畝,存在指標缺口。“水”的方面,我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2/5、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5。隨著城市工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用水量增長迅速,地下水超采,供水安全受到影響,供水企業供應的工業用水價格相對偏高。目前初步預計基地在建項目和招商項目全部投產后將日需水8.2萬噸,占日*大供水能力的1/3以上,基地準備上馬的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項目會消耗大量水資源,這與我市水資源短缺的現狀產生矛盾。“能”的方面,由于入駐企業增加,新增能耗陸續釋放,預計新增總量將達到近200萬噸標準煤,其中50萬噸甲醇項目能耗為76.8萬噸標準煤歐勵隆項目能耗為24萬噸標準煤、旭陽集團甲基丙烯酸甲酯項目能耗為16萬噸標準煤、安徽泰宏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列項目能耗15萬噸標煤。“十三五”期間,省下達我市能源消費總量增量為87萬噸標準煤,僅平山電廠135萬千瓦國家示范項目能耗就達到92萬噸標準煤,省下達我市的增量指標不足以支撐基地項目建設,能耗壓力巨大。“錢”的方面,2018年煤化工基地財政支出9億元,今年市財政撥付資金3億元,自籌資金2億元,隨著基礎設施的大量投入,資金較為緊張。

  (四)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不高。基地內已初步形成煤化工產業鏈:由臨渙選煤廠入洗周邊礦井生產的原煤,產出的精煤產品供應到臨渙焦化廠作為原料,副產品煤泥、中煤、矸石輸送至中利電廠作為發電燃料,新宇新型建材以煤矸石為原料生產燒結磚,臨渙焦化廠產出粗苯輸送至卓泰化工生產三苯等化工產品。但是基地生產的甲醇、硫銨、苯類、煤焦油等均屬于初級基礎化工原料,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產業鏈耦合和延伸性不強,集群效應不足,核心競爭優勢不明顯。基地煤化工尚處于產業化初級階段,技術和裝備水平總體不高,研發能力相對薄弱,下游高端技術產品缺乏。此外,市場上化工原料價格波動大,企業利潤不穩定,給企業的經營帶來一定風險。

  (五)環保、安全還存在薄弱環節。煤化工產業工藝流程多且復雜,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高,容易產生大量工業“三廢”。隨著國家環保政策和標準日益嚴格,基地必須達到“零排放”目標,否則環評難以通過。當前,基地濃鹽水處理和固廢處理項目尚未投入使用,“三廢”綜合利用水平不高,存在出現環境風險的隱患。基地內化工生產裝置多,危險物流貯存量大,重大危險源的數量多,企業生產和使用的有易燃易爆物質,還有一定數量原料屬于有毒物質。當前,基地內安全監管、消防、交通安全管理等力量與基地迅速發展的態勢還不完全適應。

三、發展思路及對策建議

  新型煤化工基地承載著我市轉型崛起的希望,是工業強市的主戰場、主引擎,蘊藏著跨越趕超的巨大潛能,必須拓寬視野、對標*、搶抓機遇,堅定不移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下大力氣加快規劃建設,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發展環境,探索碳基新材料產業高端化、差異化、精細化發展路徑,培育千億碳基化工新材料產業板塊,建成省內*、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爭創*能源化工基地。

  面臨的機遇。國內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煤炭資源的經濟替代性上升,對以煤為資源的煤化工行業帶來重大利好,以煤化工為龍頭的下游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省政府將我市煤化工基地列為全省四大化工基地之一,近年來的發展勢頭已引起省級層面關注,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由于長三角地區生產要素、環境容量、發展空間受限,特別是受江蘇響水3.21爆炸事故影響,長三角化工產業開始轉型,大量化工企業準備往中西部轉移,而我市在資源稟賦、地理位置、營商環境、配套服務等方面具備較強的承接優勢。

  面臨的挑戰。放眼國內,內蒙、山西、寧夏等地能源化工產業起步較早、已形成一定規模,諸如鄂爾多斯,其經濟總量、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都超過我市,容易產生“虹吸效應”。沿江沿海發達地區的化工園區產業集群明顯,配套設施完善,交通條件優越,對化工中高端人才吸引力較強。就省內而言,淮南市近年來也在大力發展煤化工以及下游新材料產業,我市與淮南基礎條件類似,產業結構同質,存在競爭關系。此外,環保政策日益嚴格,安全監管任務繁重,給基地發展帶來一定壓力。

  我市應充分把握現階段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特征,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加快產業的培育與壯大。

  (一)加強頂層設計,打造產業高地。一是堅持規劃*。依托基地現有產業發展方向,綜合考慮市場、上下游產業鏈、安全環保、功能布局等因素,加快編制《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完善基地總體規劃,及時開展濉溪縣土地利用規劃的修編工作,使規劃與基地發展規劃相協調、基地功能與其他主體功能區相協調。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加快基地內部路網建設,爭取將煤化工快速通道納入全省高速路網。申報危化品鐵路運輸專用線,擴大產品運輸成本優勢。全面推進韓村港口建設,拓展水運能力(水路、鐵路、公路運輸成本比為1:2:14,每千公里能耗比為1:2:14,每單位的污染物排放量為1:1.25:16),構建“陸水鐵”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基地綜合管廊建設,提高集中供水、供氣、供熱能力,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建設綜合服務中心,提供基地科研、人才活動中心。結合濉溪縣南部次中心建設,配套建設舒適便捷、功能齊全的生活區。三是加快產業升級。產品每向下延伸一步,附加值將成倍數增加。按照一體化、基地化、大型化、現代化和集約化的原則,采用先進、潔凈的現代煤化工工藝技術,按照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思路,合理設計基地煤化工產業鏈,加快建成煤制甲醇、烯烴、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龍頭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打造高端碳基產業集群。

  (二)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生態綠地。煤化工是國家工業發展的基礎產業,也是“三廢”產生量多和污染環節多的高污染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吃干榨凈”是煤化工基地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是大力建設環保設施。引導現有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環保投入力度,有效減少污染排放。加快推進基地濃鹽水處理廠、固廢綜合處置中心等項目建設,確保在在建項目大規模投產前,實現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和回收利用,實現固廢分類堆存、科學處置和綜合利用,系統解決基地“三廢”治理問題。加強基地綠化保潔、揚塵治理工作,實施景觀提升工程,建設生態綠地。二是嚴格項目準入條件。用*嚴格的環境準入標準,從源頭控制污染,把好環境準入關,綜合考慮資源、環境容量、處理能力等條件因素,做好項目環境評價審核,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堅決不予進入,構建綠色環保的煤化工產業格局。三是形成物質循環鏈條。積極推廣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技術,形成“廢物交換、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的良性循環,使生產甲產品產生的廢棄物成為生產乙產品的原料,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完善“靜脈產業鏈”,逐步實現企業間小循環、基地大循環,形成“煤—焦—化—電—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三)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投資洼地。一是擴大知名度。綜合運用全媒體手段,在長三角、京津冀、環渤海灣等化工產業轉移重點區域,加大煤化工基地宣傳力度,重點推介基地資源稟賦、基礎配套、產業政策等內容,不斷提高市煤化工基地的知名度、美譽度,提高招商吸引力和產業集聚力。二是瞄準主攻點。做好招大引強的文章,與大型跨國企業、央企開展“個性化”“定制式”合作,著力引進產業龍頭項目和關鍵配套項目,不斷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基地產業體系協同化、規模化、高端化。把“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結合起來,大力引進行業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形成“人才驅動—產業發展—人才集聚”良性循環,增強基地的發展后勁。三是優化軟環境。在宏觀層面,繼續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商事制度改革,壓縮辦理時限,簡化辦事程序,減少證明材料。在調研走訪中,部分招商引資企業*關心招商引資承諾兌現問題,建議對涉及的優惠政策做到一諾千金,讓符合條件的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的陽光。在微觀層面,組建專班強化企業和項目幫扶工作,盡力為企業排除難題,讓企業困難“*多說一次”。完善基地公共服務和商業配套,方便基地企業職工和周邊群眾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四)防范化解風險,打造安全福地。一是健全風險防控體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煤化工基地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必須做到生產安全、環境安全、社會安全“三個安全”。在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嚴格準入的基礎上,強化安全環保執法,摸清風險底數,加強重大風險單位的監管,探索建立智慧化自動監測預警網絡,逐步建立和完善集污染源監控、環境質量監控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報警、消防、交通于一體的數字化在線監控中心。同步建設危化品集散中心、危化品運輸專用通道、消防站等配套設施,確保在項目大規模投產前投入運營,夯實基地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完善有效的攔截、降污、導流等設施,防止泄漏物和消防水等進入基地外部環境。在推進生產安全、環境安全的同時,創新社會治理,補齊民生短板,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二是強化應急保障能力。采取以企業為主、基地為輔的模式,儲備一定的安全環保應急物資,建立市域范圍內應急物資調用互助機制,確保在突發事件應對時,可以隨時掌握信息,及時調配使用。加強基地消防、公安、應急隊伍建設,開展專業化培訓演練,提升應急處突能力。三是建立風險處置機制。進一步完善安全、環保、社會穩定風險處置應急預案,建立政府統一指揮,應急、公安、環保、消防、衛生等部門協同聯動,企業、安全環保設施密切配合的應急救援處置體系。建立基地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信息互聯、資源互通、工作互動機制。建立應急、公安、環保、消防、衛生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商討、研究、評估基地整體安全環保狀況、危險化學品管控情況、職工健康情況、安全生產事故及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要點等,常態化開展多部門聯合模擬演練。

(五)破除瓶頸制約,拓寬發展天地。一是解決“人”的問題。針對發展急需關鍵技術,建立急需煤化工人才庫。組建煤化工研究院,設立院士工作站,成立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探索“候鳥型”“契約型”“季節型”柔性引才模式,實現人才服務與產業平臺對接、人才集聚與產業升級對接,滿足基地中高層次人才需求。改善基地工作生活環境,穩步推進企業工資協商制度。在基地周邊合理距離內安置拆遷群眾,推動勞動力就地就業。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鼓勵、引導我市職業院校開設煤化工相關專業,并與煤化工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專業共建、訂單式培養等人才培育機制,為煤化工基地提供大量中高端和技能型人才。二是解決“地”的問題。督促濉溪縣、韓村鎮加大拆遷掃尾工作力度,保障重點項目用地及時凈地交付。統籌全市資源,加快土地復墾整理工作進度,爭取更多的增減掛用地指標,在指標分配上適度向基地大項目傾斜。強化基地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嚴把新增項目用地關口,嚴格考核投資強度和畝均產出,不向過剩產能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供地,以更高效、更集約、更精細的方式利用土地資源。三是解決“能”的問題。由市發改部門牽頭,編制能源替代方案,對內挖潛,有序保障基地項目能耗需求。爭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及時向國家發改委報告,充分考慮我市產業特點和發展條件,合理增加能耗容量,保障基地項目能耗需求。四是解決“水”的問題。嚴格水資源管理,對現有的水資源進行合理有序的開發利用,加強淮水北調工程的運營管理。改造升級企業節水工藝和設施,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重復利用率。認真研判基地發展態勢,著眼未來5-10年,科學合理規劃建設供水工程。五是解決“錢”的問題。目前,基地正處于大發展、大建設的關鍵階段,在市級財力允許的條件下,建議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理順基地財政體制。借鑒國內外成功化工園區管理模式,運用市場化方式,引進專業化公司建設運營相關設施。鼓勵骨干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募集發展資金,用好成長型中小企業基金和碳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基金,有效解決資金不足問題。進一步完善臨投公司管理機制和法人治理結構,增強投融資能力,服務基地建設發展。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 淮北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