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7月22日在環渤海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滄州、濱州、東營、濰坊等8市同步啟動第二批入海排污口現場排查工作,將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會同地方政府政府全面清查向渤海排污的各類“口子”。
此輪現場排查工作為期一周,現場排查8市環渤海岸線1800公里,包括入海河流89條、島嶼80座、海邊工業園區29個,以及各類沿海城鎮村莊、港口碼頭、灘涂濕地、農田漁業等區域。排查工作將由生態環境部牽頭,組織15個沿海、沿江省份和生態環境部有關司局、直屬單位和新轉隸的七大流域局的810名同志,組成8個城市工作組270個現場組,其中247個陸地小組、23個海上小組,渤海8市同時多地作戰。統一尺度規范,統一協調調度,統籌安排陸地、海洋、島嶼等排查工作。現場排查將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無人船、聲吶、紅外等技術手段,并組織人員進行拉網式核查,實現排查全覆蓋,“既用高科技,又下笨功夫”,建立入海排污口的統一臺賬。同時,采取邊排查、邊監測。采取快速檢測與規范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同步開展采樣監測,每個現場組配備快檢包,快檢發現異常可立即組織規范監測。
據了解,為推進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2019年1月以來,生態環境部采取“試點先行與全面鋪開相結合”的方式,從唐山市黑沿子試點排查起步,逐步探索排查整治模式方法;依次擴大到四個城市完成現場排查,如今拓展至八個城市“壓茬式”推進排查任務,為改善渤海生態環境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