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監管電石、氮肥、炭素等行業
近日,生態環境部等4部門聯合發布《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要求到2020年,完善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管理體系,推進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工業爐窯裝備和污染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實現工業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進一步下降。
工業爐窯廣泛應用于焦化、石化、化工等行業,同時,也是工業領域大氣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但目前,相對于電站鍋爐和工業鍋爐,工業爐窯污染治理明顯滯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源解析結果表明,PM2.5污染來源中工業爐窯占20%左右。
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員王紅梅告訴記者,目前工業爐窯裝置和污染治理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在鐵合金、再生有色金屬等涉工業爐窯行業,“散亂污”企業數量多、環境影響大、存在大量落后工藝。實施工業爐升級改造和深度治理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之舉。
針對化工行業,電石爐,黃磷爐,鉛、鋅等重金屬單質、燒堿等的熔融爐等,鉻、鋇、鍶等重金屬無機化合物、硫化合物、硫酸鹽等的回轉窯、豎窯等,炭素行業的焙燒爐、煅燒爐(窯),以及煤氣發生爐等,被列入重點監管的工業爐窯。
《方案》對重點行業工業爐窯的大氣污染治理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其中,電石行業密閉型電石爐應配備袋式等高效除塵設施;內燃型電石爐應配備布袋等高效除塵設施,配備高效脫硫設施。炭材干燥爐應配備除塵、脫硫設施。氮肥行業硫黃回收尾氣應配備高效脫硫設施;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應配備高效吹風氣余熱回收或“三廢”混燃系統,配備袋式等高效除塵設施,配備石灰石石膏法等高效脫硫設施,配備SCR等高效脫硝設施等。
《方案》還規定了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重點任務。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一方面要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新建涉工業爐窯的建設項目,原則上要入園區,配套建設高效環保治理設施。重點區域嚴格控制涉工業爐窯建設項目,嚴禁新增焦化、電解鋁等產能;原則上禁止新建燃料類煤氣發生爐(園區現有企業統一建設的清潔煤制氣中心除外)。另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不達標工業爐窯,分行業清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淘汰類工業爐窯。對熱效率低下、敞開未封閉,裝備簡易落后以及無治理設施等嚴重污染環境的工業爐窯,依法責令關閉。要實施燃料清潔低碳化替代,對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的工業爐窯,加快使用清潔低碳能源進行替代,重點區域禁止摻燒高硫石油焦;加大煤氣發生爐淘汰力度。2020年年底前,重點區域淘汰爐膛直徑3米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加快淘汰燃煤工業爐窯。重點區域取締燃煤熱風爐,基本淘汰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加熱、烘干爐。
同時,還要深入推進涉工業爐窯企業綜合整治。已有行業排放標準的工業爐窯,嚴格執行行業排放標準相關規定,配套建設高效脫硫脫硝除塵設施,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已制定更嚴格地方排放標準的,按地方標準執行。重點區域焦化、石化、化工、有色等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VOCs排放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暫未制定行業排放標準,氮肥、電石、無機磷、活性炭等化工行業,應參照相關行業已出臺的標準;重點區域原則上按照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不高于30、200、300毫克/立方米實施改造。
《方案》提出,將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推進具備條件的焦化企業實施干熄焦改造,在保證安全生產前提下,重點區域城市建成區內焦爐實施爐體加罩封閉,并對廢氣進行收集處理。加大煤氣發生爐VOCs治理力度,氮肥等行業采用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的,加快推進煤氣冷卻由直接水洗改為間接冷卻。4部門聯合發布《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