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其龐大的資源使其能夠推出一些非常古怪的發明。最近,IBM新開發出一項新技術,可以讓機器人幫我們嘗遍各種不敢嘗的東西。據悉,該電子舌頭原型名叫Hypertaste,內置有電化學傳感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Hypertaste監測裝置,資料圖
據了解,該公司推出的這項有點不尋常的發明是一種電子舌頭原型,可用于監測危險廢物或化學品液體。該裝置能夠在各種化合物上進行深入的液體分析,只需要最少的設備。這使其成為缺乏高端實驗室的科學家的理想選擇。
IBM將Hypertaste稱為人工智能輔助電子舌頭,用于快速便攜的復雜液體指紋識別,這是對技術功能的恰當總結。Hypertaste依賴于由電極對組成的一系列“交叉敏感”電化學傳感器。這些對可以“品嘗”給定液體中存在的分子組合,并為其分配特定的電壓信號。
在傳感器及研發及應用領域,電化學傳感器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最早的先化學傳感器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被用來檢測氣體的組成成分,氧氣濃度等。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可用在液體中的電化學傳感器也誕生了,比如大家熟知的血糖檢測儀,便是其中一個常用的應用場景。
該裝置采用了電化學傳感器工作原理,資料圖
至于電化學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其實也并不復雜。與人類的舌頭有一點相似,我們知道,人類之所以能夠品嘗出各種味道,需要歸功于舌頭上的味蕾。一旦味蕾接觸到食物時,味蕾中的味覺細胞就能感知并分辨出味道,然后產生味覺信號,通過神經傳達到我們的大腦。
而電化學傳感器中一種由分子印跡聚合物制成的識別元素,就像舌頭中的味蕾,在它上面附著著很多結合位點。他能與未知液體中的各種不同分子進行結合。一旦與不同的分子進行結合后,這些識別位點也會產生不同的電信號。之后,電腦系統只要將電子舌頭中所傳輸回來的電信號加以分析,就能反推出液體的組成成分了。
根據IBM的說法,指紋識別和化學識別的整個過程只需不到一分鐘,這對于諸如此類的便攜式設備來說相對令人印象深刻。另外,還可以通過專用的移動應用程序快速查看給定分析的結果。
就Hypertaste的可能性應用場景而言,自然也十分廣泛。IBM舉例介紹稱,借助用這一設備,政府機構可以在偏遠地區進行即時水質測試。飲料或食品公司也可借助該設備,從而非常容易地驗證供應商運輸的產品確實含有標注的成分,而無需向實驗室發送任何東西等待冗長的測試和結果。
(原文標題:IBM推出內置電化學傳感器的危化品液體檢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