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商報消息,據山西當地媒體報道,北京北達新興能源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達基金)已于8月28日與山西晉中市政府達成一紙協議,這一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合作協議》所主導的新能源投資項目投資規模之大令人驚訝,其投資方北達基金由于其北京大學的深厚背景更加引人注目。
此外,該項目借助山西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主打甲醇汽車項目,在各地紛紛上馬純電動汽車或者以混合動力汽車為新能源汽車突破口的背景下同樣是一次劍走偏鋒的實踐。
據了解,該項目將在晉中合作建設甲醇汽車產業基地,建成后預計年產40萬臺新能源甲醇發動機、40萬臺甲醇變速箱和10萬臺甲醇汽車整車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分兩期實施。項目投產后,有望新增產值384億元。
新能源,甲醇,北大,這三個要素足以讓這一地方性的汽車項目顯如此與眾不同。
汽車商報記者從此次山西晉中與北達簽訂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合作協議》中了解到,雙方將在晉中合作建設甲醇汽車產業基地,建成后預計年產40萬臺新能源甲醇發動機、40萬臺甲醇變速箱和10萬臺甲醇汽車整車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分兩期實施。項目投產后,有望新增產值384億元。
與同樣落戶晉中的吉利10萬臺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26億元的規模相比,百億投資押寶新能源(4.99,0.07,1.42%)甲醇汽車對于北達基金這一新能源新車的后來者來說不啻為一次冒險。
而經過汽車商報記者調查得知,早在今年年初,北達基金在除山西之外的西部其他地區已經開始了相關業務的嘗試。
據了解,今年3月8日,甘肅蘭州武威市政府與北達基金正式簽約,共同開發甲醇汽車發動機及專用車輛。根據雙方協議,北達基金在武威投資建設年產10萬臺專用大功率甲醇汽車發動機項目,并積極與有關企業合作,在武威投資建設年產5000輛(燃油、LNG、甲醇發動機)礦用自卸車、專用車,以及農用低速載貨車生產項目及甲醇加注站項目。
能夠吸引到北達基金這一“金鳳凰”,完全基于山西省豐富的煤炭資源和甲醇汽車多年的產業積淀。
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向汽車商報記者介紹,山西早在4年前就開始了甲醇汽車項目的嘗試,這也成為助力山西省成為工信部重點扶持的甲醇汽車試點省份的重要原因,同時也為北達基金的介入提供了契機。
汽車商報記者了解到,2009年6月,山西當地民企靖燁甲醇發動機技術有限公司與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一汽靖燁發動機公司。該公司在項目成立初期注冊資本1億元,由一汽解放發動機分公司現有發動機生產線凈資產及相關產品、技術、品牌出資3000萬元,占合資公司股份30%,山西靖燁甲醇發動機技術有限公司以現金及甲醇技術出資7000萬元,占合資公司股份70%。
但是這一合作隨著當地治理小煤窯的舉動而受到影響,以煤炭起家的靖燁集團也受到牽連,資金鏈開始出現斷裂。“在這種情況下,這家對外名為北達基金的投資公司對這一合資項目開始進行擴資,而之前的合作雙方退而成為這一項目的成員之一。”何光遠向記者介紹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