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城中煉廠怎樣突圍?又該何去何從?

作者: 2019年07月16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所謂城市型煉廠,是指位于城區或城市周邊、但又處于當地政府規劃的工業園區之外的煉化企業,其周邊有居民區及人員密集的公共設施。近些年來,民眾反映較多的是空氣和水污染問題,還有環境污染帶來的負面效應和對安全

無論如何掩飾,城市型煉廠探尋新的發展模式,破解眼下發展困局已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城中煉廠   困局   突破




近年來,煉化企業發展成為社會公眾越來越關注的焦點。尤其是近年來城市的快速擴張,導致國家早期建設,曾經遠離城市或者在城市邊緣的煉化企業逐漸被城市包圍,成為了城中煉廠

隨著社會的進步,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再加上煉化企業間或曝出的安全事故、環保事故,讓公眾對城中煉廠的擔憂不斷加劇。近年來,國家從長遠發展考慮,也在持續加大環保管控力度。

這對于處于風口浪尖上城市型煉廠來說,是異地搬遷還是就地改造提升?抑或是停產關閉?究竟何去何從?


    

01

    

“城圍煉廠”原因何在?


所謂城市型煉廠,是指位于城區或城市周邊、但又處于當地政府規劃的工業園區之外的煉化企業,其周邊有居民區及人員密集的公共設施。近些年來,民眾反映較多的是空氣和水污染問題,還有環境污染帶來的負面效應和對安全的憂慮。

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曾向媒體介紹說,從大型石化基地的歷史發展來看,原來都是建在離城市幾十公里之外的地方。是城市逐漸發展,靠近石化基地。不是石化圍城,是城圍石化。

由于這些煉化企業屬于甲級防火、一級防爆高危行業,且臨近居民區一旦發生著火事故或者其它泄露等事故,馬上會造成民眾與社會的高度關注。近些年來個別企業發生的事故,會被民眾第一時間通過手機拍攝成視頻,迅速在網絡上傳播,成為輿論焦點。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中,有超過1/3的煉化企業成為城市型煉廠。如中石油蘭州石化、哈爾濱石化、錦州石化等;中石化上海高橋石化、濟南煉油廠、安慶石化等。

這些城市型煉廠有著共同特點:歷史原因形成了“城圍煉廠”現象建廠之初都位于城市邊緣地帶或者遠離城區,但隨著城市體量的快速膨脹,企業所處區域定位發生了變化,煉廠逐漸被城市包圍;生存壓力大,這些城中煉廠靠近居民區和公共設施,普遍存在衛生防護距離不足問題,安全信任和環保投訴壓力大;民眾關注度高,隨著居民對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維權意識增強,周邊居民對煉廠存在著誤解和偏見。煉化企業的環保壓力愈來愈大。2018年僅某煉化企業一家就遭到41起投訴。

按照國家《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凡距離居民區1000米范圍內不得規劃和興建劇毒化學危險物品生產廠。實際調查發現,在這些區域內絕大多數工廠是很早時期就建立起來的。比如,錦州石化建廠選址城市西北角遠離城區;蘭州石化、烏魯木齊石化建立之初廠區是戈壁荒灘,如今已經成為城市新區;建設在一片荒地上的錦西石化,如今已被城市建筑群團團包圍。

能源化工產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汽車、飛機、火車等所有的交通工具幾乎不可能不加油;化肥、農藥、化纖乃至服裝、鞋帽等產業也都無法離開基礎及精細化工產業。國家當時將此類重大能源化工產業項目布局在上述城市及區域,是戰略和實際的需要


    

02

    

三種途徑”究竟哪個可行?


為解決目前城市型煉廠存在的問題,常規的途徑無非三個:

  • 一是搬遷遠離城市或者進入化工園區。這是國家對新建煉化企業進入化工園區,或者在偏遠地區建設的重要舉措。而近些年新建的大型民企煉化企業如大連恒力、浙江石化正是遵循了這一原則。

  • 二是就地改造提升發展。

  • 三是強制關停。

從發展的眼光看,最為可行的方案是整體異地搬遷和就地提升發展兩種思路。而個別城市煉廠因為效益差、安全環保不達標,即便再行投資改造,也因為資源等原因難以為繼等多種原因,也被關停者有之。

許多地方政府為應對城市型煉廠與周邊居民矛盾日益突出的問題,多傾向于整體異地搬遷,讓煉廠進入統一規劃的園區或者遠離城市的郊區。而個別地方政府早年基于GDP增長的需要,大力招商引資,吸引煉化企業前來投資。但隨著國家對環保的管控力度加大,這些地方政府從自身利益考慮,又要求城市煉廠進行搬遷,并且隨時以不搬遷就罰款甚至要求停產關門相威脅。

但從各城市型煉廠的角度來說,則傾向于就地提升發展,通過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與城市、居民和諧發展。

分析城市煉廠整體異地搬遷的優勢,在于搬遷后煉廠未來發展有較大空間,能夠徹底解決煉廠環保和安全隱患對城市的影響。這其中比較典型的案例是中石化北海石化。北海石化廠原來是一個加工能力只有60萬噸的小廠,其搬遷至遠離城區的北海鐵山港附近后,產能規模擴大到650萬噸,2012年新廠投產至今,效益一直很好,在多項經濟技術指標中處于行業前列。

但整體搬遷對于煉化行業來說,也存在諸多劣勢:搬遷成本高。新建一個年產能1000萬噸的煉廠,首期投資需要200億元,如果再配套建設年產能100萬噸的乙烯,首期投資需要500億元。而搬遷企業現有的固定資產利用率僅為20%~30%。除資金外,搬遷企業在建設年限內必須停工。煉廠的建設年限一般為3~4年,完全搬離需要至少2年。

這些巨大的搬遷費用和新建費用,對于一個已經投產的煉化企業來說,負擔無異于重中之重

2015-2016年間,中石化高橋石化就曾因為搬遷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高橋石化毗鄰黃浦江,1970年前這里一直是農田用地,1980年代中石化在高橋鎮建立了占地4.2平方公里,擁有包括1200萬噸/年煉油產能在內的75套煉油化工裝置,年產值達數百億元的煉油廠。

然而由于裝置老化等原因,2010年后該公司已發生多起泄漏、火災等事故,給周邊多個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了威脅。更重要的是,包括高橋石化在內的高橋鎮等進入了上海市政府的“十三五”規劃中,政府要求高橋石化整體搬遷。媒體報道稱,2011年上海政府與中石化談判,希望高橋石化搬離高橋港,然而因搬離費用等原因,一直沒有落實。

2015年,中石化與上海市政府曾達成協議,為了高橋石化搬遷,中石化向上海市政府要了500億元的補償,其中100億維高橋石化的凈資產,上海市政府還答應給400億元的土地補償。但直至2016年,除了媒體曝出高橋石化12萬噸/年的順丁橡膠裝置將陸續拆除,其后,關于高橋石化搬遷問題再無下文。

前些年某地城市政府提出要求當地的城市煉廠搬遷出去后,地方政府給予這個企業一定補貼和補償一部分搬遷費用,但當企業真正準備搬遷時,當地政府因主要領導更換,補貼和搬遷費用一說又不了了之,讓企業哭笑不得。

就地提升發展的優勢在于,企業地域優勢突出,在產品運輸、市場銷售、人才聚集等方面具有一定便捷性。另外,區域經濟地位和作用突出,也是保持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主張采取就地提升發展思路的一方認為,煉廠要加大對城市型煉廠安全、環保的投入,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和環保標準,需構建就地提升發展體系,包括安全、環境、標準化、信息化、技術和裝備可靠性、與城市和諧共生6個體系。以錦西石化為例,企業近些年先后投入16億元用于安全環保升級;有著90年高齡的撫順石化從2014年以來,也加大了環保治理力度,投資15.8億打造撫順碧水藍天。

此外,煉廠要加強發展模式研究,完善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與政府溝通協調,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發展,推進各項標準認可和推行、支持試點企業改革發展探索,最終推動整個行業城市型煉廠的可持續穩健發展。

縱觀全國“城圍煉廠”的煉化企業,絕大部分還是保留在原地進行提升改造并且取得了政府與居民的認同。

如中石油長慶石化1990年建廠初期,選址在咸陽市東郊化工工業園內,周圍是荒蕪人煙的鹽堿地。隨著城市擴張,長慶石化成為了“城中廠”“河邊廠”“景區廠”。該廠以打造國內示范性煉廠為方向,不斷加強安全環保管控力度,憑借在綠色發展、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優異成績,一舉摘得“石油石化行業綠色工廠”稱號。2018年,公司憑借在綠色發展、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優異成績,一舉摘得“石油石化行業綠色工廠”稱號。基于在安全環保、提質增效等方面取得的成績,2018年底,陜西省政府正式行文,明確長慶石化就地改造發展、不搬遷,這一舉措讓長慶石化這個城市煉廠吃下了轉型升級發展的定心丸。

而在城市煉廠中,既沒有搬遷,也沒有升級改造的個別企業,因為效益、安全、環保等重重原因被關停,西安石化即是一例多年。其企業員工要么調離,要么協議解除勞動合同,要么提前內部退養。


    

03

    

困境之下亟待突破


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中央應加快出臺支持城市型煉化企業發展的政策,各級政府科學合理、客觀公正地制定、調整和審定城市規劃,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城市型煉化企業發展之路

作為城市型煉廠來說,要實現就地提升發展,需要主動應對新形勢、新挑戰、新要求,建立以滿足相關安全生產、環保排放等標準為核心的就地提升發展體系,全面提升煉廠本質安全、環境保護、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最終實現安全可控、環境友好、和諧共生目標。

2018年,緊鄰錦州石化的某住宅區一業主多次投訴,反映煉廠飄過來的空氣有異味。當地環保局受理投訴后,專門在該小區設置了4個環境監測點,每天分3個時段連續4天重點監測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標。最后給出的結論:錦州石化公司各項污染物數據穩定達標,但煉廠存在著特有氣味。

這個案例可以說明,城市型煉廠雖然能夠達到國家的相關標準,但是離周邊百姓的期望值尚有差距。因此城市型煉廠要化挑戰為契機,抓住環保標準升級契機,推動技術攻關,優化資源利用,從末端治理向清潔生產轉化,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塑造低耗高效、清潔環保的產業新形象,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

近年來,我國相應陸續出臺了法律法規,加大對行業的監管力度。2018年6月13日國務院部署的藍天保衛戰3年行動計劃中提出,自2019年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符合國Ⅵ標準的汽車用柴油;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證制度。煉化產業作為環保節能的重點企業,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要求,不斷更新煉油產業新技術

城市型煉廠還要在煉油加工技術和裝備可靠性提升體系、信息化提升體系、標準化提升體系上下功夫,結合國家和行業對石化企業安全管理的要求,制訂高于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建立一套適合國內城市型煉廠采用的安全管理水平評估方法和體系。主要包括周邊安全防護距離確定方法、安全管理水平評估、風險可接受標準、隱患排查及治理、企業人員素質提升、安全文化和應急能力評估7個方面。 來源:本文原文轉載于微信公眾號石油Link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煉廠 提升改造 搬遷 強制關停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