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廣東東莞海事部門了解到,廣東省首個船舶尾氣監測系統已在東莞泥洲順利安裝完成,正式投入試運行。
據了解,該監測系統是基于嗅探法的船舶大氣排放遙測技術,在航道附近安裝空氣質量連續監測系統(至少包含CO2、SO2、NOx分析儀),一旦船舶經過且尾氣擴散至監測點位,系統就能夠監測到污染物濃度先上升后下降的信號。
根據物料平衡原理(尾氣中各污染物濃度的比值與燃油中對應各元素的比例一致),可以根據濃度變化信號反推燃油硫含量和單位燃油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情況,實時監測船舶尾氣排放的指標數據,達到不登船監測的目的,提前篩選出嫌疑目標,讓船舶大氣污染防治檢查更具針對性。
船舶尾氣是大氣污染的源頭之一,其中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受到廣泛關注。今年年初,天津大學環境學院“大氣環境與生物能源團隊”在船舶尾氣控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在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試點專項”資助下,該團隊通過簡單易行的沉淀法設計制備了應用于船舶NOx處理的基于Cr2O3新型催化劑體系,該研究成果對推進我國綠色航運發展和船舶節能減排、減少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以及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船舶的生命周期長,排放因子大,僅以發動機尾氣為例,遠超汽車尾氣排放。汽車排放在過去十幾年里已完成從國零標準到國六標準的升級,技術比較成熟,管理辦法比較齊備。船舶的排放法規去年才剛剛出臺,各方面都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技術、產品、監管體系等各個方面都面臨嚴峻挑戰。
(資料來源:東莞時間網,光明日報,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