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29日中石化純苯掛牌價格開始調漲,從4450元/噸調漲至7月11日的5250元/噸,共計漲幅達到18%。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純苯價格持續上漲,但7月內仍可謹慎看好。
此次純苯價格大幅上漲,主要原因就是6月中旬美國價格飆升,使得韓國貨源流向美國。港口庫存下降提振市場,從而國內市場價格走高。盡管美國進口增加,因為美國甲苯轉化裝置負荷低。7月供應仍緊張,且預期8月供應亦有限。不過下游苯乙烯現貨疲弱,后期可能拖累苯價上漲。目前美國與韓國運費在55美元/噸,而當前兩地價格相差在150美元/噸,從韓國向美國套利交易保持開放,因此7月份預計國內純苯進口量有限。
下游需求穩定
在國內下游產品中,虧損的有苯酚和苯胺這兩個品種,其他產品需求仍保持穩定。八月內將會有環己酮兩家新產能釋放,預計對純苯區域內需求增加。
苯乙烯方面,純苯下游中占比達到39%,自港口庫存的降量5月中下旬起一波上漲行情,苯乙烯華東市場由5月中旬的8280元/噸,逐步上揚至9000元/噸的位置,上漲幅度9%左右。苯乙烯企業當前生產利潤接近1700元/噸,開工率8成以上,是目前下游中盈利*大的。
己內酰胺方面,作為純苯第二大下游產品,占比在19%。前期受下游切片庫存高位,開工率較低,6月末大阪G20峰會上釋放利好信號,中美貿易關系緩和,對于紡織行業存利好支撐,價格開始上漲,7月以來,中石化己內酰胺掛牌價連續上調600元/噸至12600元/噸,且隨著檢修裝置恢復重啟,己內酰胺行業開工率預計提升至7成。己內酰胺企業當前生產利潤接近900元/噸,盈利尚可觀。
苯酚與苯胺方面,純苯下游占比分別在14%和12%。苯酚企業雖然虧損,但下游多配套雙酚A裝置,行業開工率仍在9成以上,苯胺國內非配套MDI受純苯的高價壓力,開工率下降明顯。
綜合分析,外圍全球經濟疲軟的擔憂,美聯儲降息月內預期加大,且墨西哥灣遭受颶風襲擊,原油供應將會減少,后期油價或能得到支撐。中美貿易磋商暫未出現新的消息,市場心態尚可。而且考慮7月內進口量減少,需求穩定情況下,純苯7月內或仍維持偏強態勢,關注外盤變化情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