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海水利用公益技術、共性技術、產業化關鍵技術和發展戰略研究的國家級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
海淡所是國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海水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水淡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分技術委員會,為我國的海水淡化和水資源開發利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建所40年來,海淡所承擔完成國家科技攻關、863計劃、院所基金、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以及省部級科技攻關等有關海水利用的重大科技項目百余項,建成一批國家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技術支撐編制完成國家首部《海水利用專項規劃》和《海水利用標準發展計劃》,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38項、國家專利200余項,已發布國家及行業標準61項。
海淡所的成就離不開各種科研設備的支持。近日,為了進一步提高海淡所的科研能力,海淡所決定引進一批新設備。中儀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受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委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等有關規定,現對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2019年第三、四、五批儀器設備采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此三項招標總預算為2390萬,其中第三批703萬,第四批730萬,第五批957萬。采購的儀器一共19包,且全部允許進口,涉及的儀器包括便攜式氣相色譜、便攜式毒性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膜法氣水分離過程氫氣氣源持續供應裝置、激光剝蝕電感耦合質譜儀、海水淡化關鍵材料局部損傷3D成像實時觀測系統、全自動TLC組分分析及多元檢測系統、高分辨率X射線顯微CT、集成式多參數水質在線分析系統、便攜式小型純水系統、高溫原位拉曼光譜儀、便攜式材料成分快速分析儀、3D形貌白光共聚焦干涉雙核顯微鏡等。
公告顯示,這三項招標的時間安排一致,在2019年07月09日 08:30 至 2019年07月16日 16:30(雙休日及法定節假日除外)期間,投標人可以按照指定方式購買招標文件,投標截止時間和開標時間為2019年08月07日9點半。此外,儀商只能以包為單位進行投標,且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海水淡化是目前解決地球水危機的出路之一,但海水淡化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其涉及了眾多的領域,要攻克的難關只多不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科研攻關,我國已經在反滲透法、蒸餾法等主流海水淡化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相信在新一批科研設備的支持下,海淡所能為更好利用海水資源提出建議。
(原文標題:2390萬 海淡所采購色譜光譜等一批科研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