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影響日益深化
2018年7月6日,美國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標志著中美貿易戰正式啟動,到目前已經過去逾一年時間。在這一年時間里,全球貿易萎縮,地區經濟疲軟,亞洲主要石化產品價格較2018年同期下降了兩位數,而這種下挫仍沒有停止跡象。根據7月4日安迅思提供的主要石化產品的價格,乙烯價格同比跌幅*大,達到42%,苯和苯乙烯價格跌幅超過20%.
7月初,由于供應持續過剩,亞洲乙烯價格跌至10年來的*低水平。7月4日,亞洲乙烯價格跌至790美元/噸,去年同期的價格高達1360美元/噸,跌幅達到41.9%,預計供應過剩將持續到今年下半年。
在這種環境下,乙烯價格可能會在近期有略微提振。安迅思公司資深分析師Amy Yu表示:“因為亞洲市場乙烯價格在7月初觸及10年來的低點,部分買盤預期將提振市場。”另外,亞洲裂解裝置停工檢修計劃和下游聚乙烯(PE)和乙二醇(MEG)生產的恢復,應該有助于提振亞洲乙烯市場。Amy Yu認為,綜合目前各種因素,“近期亞洲乙烯市場的供應和需求平衡可能會有所改善,亞洲市場乙烯價格可能在8月到10月出現反彈。而到了第四季度,亞洲乙烯市場或又會受到新增產能投產的打壓。”
MEG是中國市場上半年表現*差的乙烯下游衍生物品種,其進口價格已跌至2009年以來的*低水平。5月下半月的價格甚至低于石腦油價格。安迅思數據顯示,7月4日,中國市場MEG現貨進口價格為903.5美元/噸,較2018年同期下跌40%.預計下半年將投產的MEG新產能可能繼續對市場施加下行壓力,而利潤率疲弱可能會推遲一些新建裝置的投產。
在丙烯市場,受裝置停工檢修導致市場供應趨緊的影響,亞洲市場丙烯價格跌幅低于乙烯。7月4日,亞洲丙烯價格為925美元/噸,去年同期的價格為1050美元/噸,跌幅為11.9%.
在芳烴市場,亞洲市場苯的價格*近一直在上漲,原因是亞洲向美國出口的套利窗口開啟,抵消了人們對新供應即將到來的擔憂。然而,亞洲基準的苯價格為658.5美元/噸(FOB,韓國),與去年同期的830美元/噸的價格相比,下跌幅度達到20.7%,與下游苯乙烯 (SM)市場同期的走勢一致:亞洲基準的苯乙烯價格從去年同期的1360美元/噸跌至當前的1082.5美元/噸,跌幅為20.4%.對苯乙烯市場而言,自2019年3月以來,受大量裝置停工檢修,加上生產困難,導致供應減少。
7月4日,以FOB韓國為基準的亞洲甲苯價格同比下跌13.9%,從去年同期的741美元/噸下跌至638.5美元/噸。跌幅相對較小的主要原因是自2019年上半年以來亞洲甲苯現貨市場供應趨緊。
由于全球*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尚未解決,在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環境中,市場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目前,亞洲各地的制造業活動一直在放緩。盡管美國和中國已同意重啟談判,以結束長達一年的貿易戰,但目前充斥在世界市場上的高關稅仍將繼續抑制明年的全球經濟前景,石化產品需求持續疲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