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魯西化工盤便低開低走,截止15:00收盤,魯西化工報價10.81,跌幅4.17%,成交量33.34萬手,成交額3.65億元,比上一個交易日跌幅超4%!
根據魯西化工7月3日發布與莊信萬豐戴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戴維”)及陶氏環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陶氏”)關于違反《保密協議》,需賠償7.49億元的仲裁案件,發布最新進展。
公告內容顯示,2019年7月2日上午,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就戴維、陶氏與魯西化工申請承認及執行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機構做出的仲裁裁決一案舉行了聽證,本次聽證為非公開審理。聽證過程中,雙方提交證據并發表了初步質證意見。
但戴維及陶氏尚未針對魯西化工的證據提交反駁證據。就后續的舉證、質證及雙方辯論等事宜,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依法另行安排。
回顧事件的緣由,違反保密協議
2015年末,戴維及陶氏認為魯西化工違反《保密協議》,使用了商業洽談中知悉的信息,提出了包括經濟賠償在內的仲裁申請。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機構于2017年11月作出仲裁裁決,主要裁決結果為:仲裁庭宣布,魯西化工使用了受保護信息設計、建設、運營其丁辛醇工廠,因此違反了并正繼續違反《保密協議》。魯西化工應當賠償各項費用合計人民幣約7.49億元。
盡管目前此次仲裁案件已經進入聽證環節,但魯西化工暫無法判斷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魯西化工已聘請國內律師進行積極應對,并將依法采取最有利措施維護本公司利益。
股價大跌的另一個影響因素,或跟魯西化工待償還債務融資工具余額還有55億元有關。
近日,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魯西化工”或“發行人”)將發行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金額為5億元,募資全部用于償還發行人本部債務融資工具。
發行人待償還債務融資工具余額55億元,分別為短期融資券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25億元、一般中期票據10億元、永續中票10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至今年3月末,發行人總資產279.84億元,凈資產112.32億元。2019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69億元,凈利潤3.61億元(同比下降55.76%)。發行人控股股東為魯西集團有限公司,后者持有發行人33.60%的股份。
截至今年3月末,該公司共有控股子公司30家,其中同一控制下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有7家,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有6家,新設子公司16家。
發行人生產所需主要原料為煤炭、苯、丙烯等,其中煤炭占比較大,公司無自有經營的煤礦,主要通過對外采購滿足日常需求,主要供應商為神華集團。該公司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等資本性支出較大,投建項目的收益需經過較長時間方能得以確認,且化肥及化工行業都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其產能擴張效益的實現受行業景氣度的影響較大,項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
魯西化工現狀:資產負債結構匹配度待提高
魯西化工坦言,公司在建項目總投資金額較大,目前在建項目主要包括退城進園項目、二期聚碳酸酯項目、二期甲酸項目等。由于在建項目尚未建成投產,對未來經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存在未來資本支出較大帶來的風險。
2016年-2019年3月末,發行人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5.52%、62.22%、60.47%和59.86%,維持在較高水平,主要原因便是其較大的在建項目造成資金支出增加,外部資金需求增加,融資規模相應增加。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雖然符合其所處行業的特征,但對發行人的債務償還能力將造成一定影響。
發行人負債結構中以流動負債為主,2016年-2019年3月末,公司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比重分別為73.65%、88.81%、81.47%和81.67%,而同期流動資產占資產總額比重分別為14.58%、12.26%、8.31%和8.57%。這說明,該公司資產負債結構匹配程度有待提高。
從關聯交易來看,公司涉及的關聯交易包括與聯營企業魯西新能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魯西催化劑有限公司等銷售、采購商品;關聯租賃以及母公司魯西集團為其提供的擔保。其中,今年一季度公司采購關聯方商品8500.14萬元,銷售關聯方商品199.05萬元。
對于償債能力,魯西化工稱,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合并財務報表口徑下流動資產余額為23.98億元,不含存貨的流動資產余額為13.75億元,“在現金流不足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變現流動資產來獲得必要的償債資金支持。”
魯西化工的現狀及壓力
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魯西化工”或“公司”)是1998年5月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于1998年8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
多年來,公司積極響應貫徹國家“調結構、轉方式”的號召,抓住新舊動能轉換工程的發展機遇,淘汰落后產能,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大力調整產品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全力建設魯西特色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園,走出了一條“一體化、集約化、園區化、智能化”的園區發展之路,實現了企業從化肥轉向化工、從基礎化工轉向化工新材料的轉型,逐步形成了煤化工、鹽化工、氟硅化工、化工新材料的產業鏈條,發展成為集化工、化肥、裝備制造及科技研發于一體的綜合性化工企業。
今年3月份,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魯西化工000830)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莊信萬豐戴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戴維”)、陶氏環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陶氏”)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一案的《應訴通知書》[案號:2(2019)魯15協外認1號]。
戴維和陶氏認為魯西化工違反《保密協議》,使用了商業洽談中知悉的信息,為此提出了包括經濟賠償在內的仲裁申請,所涉賠金達7.49億元。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魯西化工和戴維、陶氏產生的商業糾紛還要追溯到2010年。早在2010年魯西化工為了評估申請方低壓羰基合成技術,曾與戴維、陶氏進行接觸,并應戴維、陶氏要求與其簽署《低壓羰基合成技術不使用和保密協議》一份。
此后,魯西化工與戴維、陶氏進行了商業洽談。但經最終評估,魯西化工采購了戴維、陶氏競爭對手的技術,未與其達成合作,由此產生了糾紛。戴維、陶氏認為魯西化工違反《低壓羰基合成技術不使用和保密協議》,使用了商業洽談中知悉的信息,提出了包括經濟賠償在內的仲裁申請。
如今,魯西化工面臨內外雙重壓力的局面,接下來如何發展,還需繼續密切觀察。
來源: 新浪、東方財富
廣州化工交易中心等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