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業競爭壓力日趨增大,這期間保證自身下游客戶合作穩定、原料供應安全以及進一步降本增效等等需求,不斷驅使著相關企業進行個方面的項目運作。在這期間,上中下游多家企業開始聯合其他領域龍頭做起垂直產業,從資金、渠道等方面增強自身新能源鋰電產品競爭力。
近日恒大參與投資生產的新能源車型“國能93”正式下線,作為新能源行業中跨界參與焦點企業之一,恒大近期公布的各種大手筆的項目顯示著自己跨界發展的決心,不論結果如何,新能源的發展前景仍在不斷吸引著資本力量的不斷深入涉足。
不單是非鋰電企業的跨領域的投資,在鋰電行業內的企業中,垂直領域整合的合資項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展開。正極材料廠聯合電池企業、上游金屬鹽企業聯合電池企業等等投資項目,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當下營收增長困境。打通上下游的資本聯系,建立更有價格優勢的供應體系,是現在陷入增長煩惱的企業的可選項,現在看來也成了多數有實力企業的必選項。
華友鈷業斥資7.7億加碼三元前驅體
5月31日,華友鈷業(603799)公告顯示,擬通過全資子公司華友新能源衢州以7.73億元收購華海新能源99.01%的股權,收購完成后,華友新能源衢州將擁有其100%股權。
資料顯示,華海新能源主要負責建設、運營、銷售新能源鋰電三元材料前驅體項目,是通過產業基金投資的方式培育的創新項目。
中天新能5000萬投建鋰電池公司
5月2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天新能(870309)發布公告稱,擬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東中天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組及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中天新能稱,公司對外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有利于公司整合資源優勢,擴展公司的業務布局,延伸公司的業務鏈條,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寧德時代擬投10萬噸正極材料項目
4月25日,寧德時代(300750)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控股子公司寧德邦普投資91.3億元,在寧德福鼎建設三元正極材料產業園,產能規劃10萬噸(含正極材料、前驅體),項目分兩期建設,總體建設期五年。
寧德時代表示,本項目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在鋰電新能源產業的戰略布局,充分發揮產業協同優勢,更好地保障公司正極材料的穩定供應,對于控制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從國內動力電池增長速度來看,2019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有望繼續創新高,環比增幅預計在37%左右。國內電動化出行推動方向不變,同時隨著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密度等要求不斷推進,下游企業對成本占比大頭的中游材料端的壓價聲音不止。
中游正極材料受上游價格波動、下游不斷壓價影響,利潤能力已遠不如兩年前的水平。如何保證企業增量增利擺在行業內各個參與者面前,這也推動力全鏈條參與企業打通壁壘,通過供應兩端的合資項目,確立自身上方供應安全或是市場份額保障。
卓創分析
在市場閑置產能仍然較多的情況下,上下游企業合作的項目仍在不斷落地,這也預示著未來達產后,下游廠商的供應方必然會淘汰一批,這也是各大龍頭企業*重視與上下鋰電企業合作的原因。低價原料保證、出貨訂單保證的雙保證局面是龍頭正極材料企業乃至全鏈條參與企業,進一步降本增效的有力措施,尤其是在行業龍頭間的競爭白熱化的時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