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次自主維修,這臺使用20多年、停用兩年多的頂空進樣器終于修好了,此舉節省了儀器購置費用20多萬元。”6月17日,廣州石化檢驗中心化驗四室技術人員李孔現說。
這臺進口頂空進樣器在1997年就已經投用,用于頂空色譜法測定聚苯乙烯產品中殘單含量。該頂空進樣器技術先進,一次能連續自動分析44個樣品,連續服役20多年,直到2017年出現故障。因儀器廠家早已停產該型號配件,盡管大家想了很多辦法,但仍一直無法修復。
2019年,廣州石化計劃實施聚丙烯揮發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科研項目,項目負責人、主任工程師單石文又琢磨起修復頂空進樣器的主意。
“去年,我們對設備外部的漏點進行修復,但沒有成功。因此我們判斷可能是樣品傳輸管內部漏氣。要解決內部漏氣的問題,難點在于樣品傳輸管外面包了一層保溫層,里面緾了許多加熱絲,拆卸不便,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加熱絲斷裂,樣品傳輸管損壞。”單石文說。
今年,維修人員將舊樣品傳輸管更新后可以出峰,但結果不穩定,他們進一步將問題鎖定在內部。
儀器構造復雜,加上陳舊老化,拆卸難度大。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這次單石文牽頭組織技術和維修人員進行第三次儀器維修攻關。
經過討論,攻關小組決定先不拆卸儀器,從外到內查找漏點,從易到難進行故障處理。單石文將帶頂空進樣針的傳輸管插入倒滿水的燒杯中,發現針頭出口有大量氣泡冒出,其它地方不冒泡,說明氣路暢通;接著他又將針頭從水中取出,插入硅橡膠墊中,將針頭出口堵死,重新插入水中,發現針頭與樣品傳輸管連接處有大量氣泡冒出。
“漏點終于找到了。” 在場的攻關小組人員都很激動。
維修人員對漏點進行處理后再次試漏,再也沒有氣泡冒出。技術人員用標樣連續進行5次重復性試驗,結果重復性好,出峰正常,表明儀器工作狀態良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