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為培養細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為細胞提供了生長因子及培養所必須的成分。
幾乎每位在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研究方向的工業研究人員及科學家都有過使用胎牛血清(FBS)培養細胞,可以說:胎牛血清(FBS)已為細胞系和原代細胞等提供了強大的培養系統。
在上世紀80年代前,我國生物制品所使用的血清主要依賴于進口的小牛血清或者為單位自制的新生牛血清,產品沒有統一的制備規程和質量標準,這時候所使用的血清,可謂一言難盡。其后,國內出現了專業生產牛血清的企業,使國產胎牛血清產品實現了商品化,但是,我們熟悉的Gibco品牌在1962就已推出了胎牛血清產品,且已經雄踞全球市場,國產血清此刻剛剛起步。
2001 年 3 月 1 日,農業部發布公告:為防止瘋牛病傳入中國,禁止直接或間接從發生瘋牛病的國家或地區進口牛、牛胚胎、牛精液、牛肉類產品(包括牛內臟)及其制品、反芻動物源性飼料。由于南美、北美等地從存在瘋牛病等疫情,國家對相關產地的血清做限制進口,在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對血清的質量標準做了主要的指標,但是與進口血清的檢測標準并不相同,所以進口血清的買賣在國內依舊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情況。
而此刻國產血清,在產品的上游與下游環節,均與進口血清存在差距,諸如血源篩選不嚴格、采血環節不嚴謹、生產工藝落后、質檢不達標、批次差異大等原因,國產血清在品質上不如進口血清。
實驗室里的老師學長們,根據自己的使用經驗,在國產與進口血清之間,大多數會選擇進口血清,因為好用。
近年來,中國生命科學研究發展迅速,科研經費也年年增長,有了更多課題的研究,需要培養的細胞也是越來越多,對血清的用量也是越來越大,進而市場對于胎牛血清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
需求的日益增多,使得市場旺盛,市場旺盛之后牛鬼蛇神便都現身了。
市場上的牛血清血源主要分為中國、北美、南美和澳洲。
1、國產血清,受自然條件限制,牛群的養殖規模不大,同時飼養過程中抗生素的問題,品質差點意思。
2、南美血清,來源于烏拉圭和巴西等,這些血清由于采血的不可控性,質量參差不齊。
3、北美血清,主要來自美國和加拿大,這類血清產量大,等級高,特級胎牛血清還能進行干細胞培養,北美血清的特點就是可溯源,這對于一些制藥廠來說很重要。
4、澳洲血清,來源主要是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這是在北美血清禁運后中國市場的主要來源,部分具有溯源功能,由于產量有限,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
2013年之后,隨著全球生物醫藥產業迅猛發展,亞洲地區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加上國際市場上牛肉價格持續走高,胎牛血清的價格也隨之快速攀升。
因為進口血清的產量減少,需求增多,加之關稅限制進口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進口血清的價格也是悄悄地蹭蹭地站到了“不菲”的價位。
進口血清價格昂貴,購買渠道不明朗,以次充好,假冒問題等日益放大,而研究員所關注的要素:
這些需求日漸得不到滿足,血清市場也更加繁亂,未來也更不明朗。
所以,我認為細胞培養的未來應該為:本土生產的血清+無血清培養基,如此方能夠不被扼住科研的咽喉。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