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石化純苯掛牌再次上調100元/噸至5050元/噸。從6月開始,中石化純苯掛牌經歷了6連漲,累計漲幅550元/噸,苯胺成本面寬幅走強,但近期苯胺市場卻難見起色,成本繼續施壓,下游需求較弱,此刻的苯胺正在扮演“夾心餅”的角色。目前苯胺企業進退兩難,虧損狀態繼續深化,但隨著成本面進一步施壓,苯胺被動上調預期增大。
成本上行原因
6月中石化純苯掛牌連續多次調漲,打破了4、5月份的緩升局面。6月純苯上漲的主要因素為外盤的帶動,前期因江蘇響水事件后,政府要求去庫存,下游對純苯的消耗能力降低,加之中間商心態不佳,市場呈現弱勢態勢。因國內市場價格低于國際市場,進口貨源供應商對中國出口意向降低。月中旬左右,美國個別純苯裝置產量降低,美國市場呈現貨緊局面,韓國對美輸出增加,因此美國純苯外盤價格寬幅走漲,提振國內市場心態。因進口貨源填充較少,純苯港口庫存開始緩慢下降,純苯賣盤拉漲意向較強,內貿與企業掛牌形成價差,促使中石化純苯掛牌上移。
苯胺企業虧損加劇
由上圖顯示,今年苯胺市場大部分時間處于虧損或低利潤狀態,今年受環保壓力及中美貿易摩擦加深影響,下游開工負荷維持低位,今年需求面較難對市場形成支撐。苯胺企業僅在4、5月份有些許利潤,其余時間多處于虧損狀態,可見今年苯胺市場競爭激烈,供需矛盾突出。從6月下半月開始,苯胺市場結束了短短2月的盈利期,又慢慢的步入虧損狀態。隨著純苯外盤上移,帶動的國內純苯市場上行,苯胺企業成本寬幅走漲,但下游表現卻異常清淡。受中美貿易摩擦對輪胎加增關稅及氣溫升高導致淡季作用加深影響,下游橡膠助劑企業開工不足,苯胺企業放量不易,庫存維持高位水平。無奈在成本面及需求面雙向壓力情況下,苯胺企業穩價出貨,以求消化高位庫存,然下游買氣依舊不足,苯胺企業虧損值進一步放大。截止7月3日,山東主力企業虧損值約為470元/噸。
目前金茂裝置仍在停車檢修,具體重啟時間不明,華泰苯胺裝置后期有檢修計劃,但具體時間未定,其余苯胺企業裝置無明顯變化。雖新浦裝置停產后,部分聯恒合約訂單轉移至南化,但市場供應充裕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市場依舊處于供過于求狀態。而近期終端輪胎制品企業開工率持續走低,導致橡膠助劑需求減弱,苯胺需求一直維持偏低狀態。但受原料持續走高影響,苯胺被動窄幅上移可能性增大。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