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管網水質監測力度,提升居民飲用水保障能力,實現從供合格水向高品質水轉化,江蘇南通于今年初啟動管網在線水質監測點增設項目,經過近4個月的安裝與調試,首批15個完成驗收,正式上線。
自來水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實行了嚴格的質量控制,有嚴格的指標,出廠前均進行了取樣分析,檢定其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只有合格的產品才能輸送到供水管網中。但是,這并不能說明輸送到用戶的自來水就能保證完全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因為自來水出廠后到用戶使用是通過無數的供水管道來進行輸送的并且供水管網輸送的過程是不可逆的,因此,檢定自來水水質的好壞決不能僅僅以出廠時的檢測數據作為最終衡量,還必須每天對管網各點水質進行取樣分析,檢測出具體的數據。
管網在線監測是自來水從源頭到龍頭全過程監測和質量控制的一部分,目前,沂蒙、邯鄲、孝感等市已經啟用管網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監測管網水的余氯、渾濁度等,保障市民安全用水。
南通水務公司在服務區域內共設有160多個管網水質監控點,除30多個在線監測點外,還有人工檢測點50多個、管網末梢人工排放點80多個。水務公司通過管網水質監測點,實施取樣、分析、數據處理及存貯,做到實時掌握水質變化動態,實現管網水質24小時實時監控,從輸配管網向二次供水延伸,全程堅守著管網水質的安全。
為了進一步滿足南通市城市高速發展以及供水管線不斷延伸的需求,根據廣大用戶對供水水質、服務的新要求,南通市市水務公司在細致分析用戶數據、水量特征、管網狀況的基礎上,結合中創、蘇通等園區及縣市區域供水增量發展情況,在主干管網、水流交叉區、大型加壓泵站等重要區域或節點設置水質在線監測點。
本次新增的15個水質監測點分別設置在竹行、觀音山、平潮、通富南路、蘆涇港、南通港等處,儀器設備采用數據專線連接,保證設備24小時運轉,數據實時傳輸到公司生產調度系統。
此外,通過對管網水質的監測,對水質監測數據(如濁度、余氯、菌類、總鐵等)變化的有關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及時地把分析結果反饋給水廠,調整各種內控指標,改善制水、凈水工藝,從而制訂出合理的出廠水水質數據,進一步加強了水質控制把關。
(資料來源:南通廣播電視臺、南通網、分析測試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