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杭州舉辦的“2019中國塑料產業大會”上,與會嘉賓就近期我國塑料化工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期貨市場運行情況進行了研討。相關*表示,2018年塑料行業總體運行良好,但受到國際貿易摩擦、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國內產能擴張等內外因素影響,市場波動風險進一步積累。企業須探索應對策略、轉變風險管理思路,主動利用塑料化工期貨管理風險。
據大商所工業品事業部副總監王淑梅介紹,2007年以來,LLDPE、PVC、PP和乙二醇期貨先后在大商所上市,為產業客戶避險和定價提供了有效工具。2018年,LLDPE、PVC和PP三大塑料品種成交量(單邊,下同)分別為3674萬手、3636萬手和4935萬手,日均持倉量分別為26.25萬手、17.34萬手和26.81萬手。其中,受益于品牌交割制度,PVC期貨近年來市場流動性和規模穩步提升,2018年日均持倉同比增長54%.
據介紹,2017年PVC期貨新增內蒙古鄂爾多斯、唐山三友兩個市場認可的注冊品牌,2019年新增君正、青峰、金路、三友4個免檢品牌,有效擴充交割品及免檢品牌范圍。2018年PVC期貨套期保值效率達90.5%,期現價格相關度達0.90,這與注冊品牌制度的推出和平穩運行是分不開的。
市場功能有效發揮推動了化工產業客戶數量逐年增加。2018年超過8000家法人客戶交易,創歷史新高。2018年法人客戶交易量占比32.6%,同比提升9個百分點;日均持倉量占比55.1%,同比提升7.4個百分點。
除上述三個塑料品種,自2018年12月10日上市以來,乙二醇期貨成交規模穩步增長,在化工市場“初露鋒芒”。據悉,乙二醇期貨上市正值行業重構期,供需關系從原來的供給趨緊變成供給平衡或者寬松,現貨價格下跌趨勢明顯,乙二醇期貨恰逢其時的推出給行業提供了新的避險工具。截至今年5月底,乙二醇期貨日均成交量、日均持倉量分別為20.5萬手、21.2萬手,在同期大商所化工板塊中占比25.18%、19.98%.
6月份,乙二醇期貨順利完成首次交割。參與交割的客戶覆蓋了上中下游的生產、貿易和消費全產業鏈,產業客戶積極參與。截至6月20日,已經完成14.56萬噸的交割量,乙二醇各項制度經過了市場的檢驗,實現了平穩開局,并已逐步走向成熟。
對于未來化工市場走勢,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國外內PE和PP產能擴張明顯。海外市場上,國際氣體化工產能增長,美國乙烷裂解項目在2017-2019年進入投產期,多套大型乙烷裂解項目的投產將沖擊中國市場,伊朗、尼日利亞、印度低價非主流進口貨也將沖擊國內市場。
國內市場上,2019年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石腦油制乙烯裝置陸續投產,同時煤制烯烴和利用進口丙烷的PDH工藝將使得國內烯烴產能快速增加。2019年三種工藝將齊頭并進,國內將迎來新一輪烯烴擴能高峰期,也將帶動國內聚乙烯和聚丙烯產能大幅增加。
此外,國內乙二醇市場近年來的一大發展趨勢是煤制產品發展迅速,產能占比已超過國內總產能的40%,帶動國內乙二醇產能快速提升。“目前,通過部分交割指標約束,進入期貨交割的均為油制乙二醇,隨著煤制乙二醇品質的提升,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未來煤制乙二醇是否納入交割品仍取決于其產品品質和下游產業的接受程度。”王淑梅說。
隨著未來大量新增項目投入生產,整個現貨市場的結構將發生很大變化,這為期貨市場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根據現貨市場變化適時調整合約規則,滿足企業*新的參與需求。據介紹,大商所將繼續推進合約制度優化,進一步降低產業套保成本,深入服務化工產業。
具體來看,下一步大商所將進一步優化PVC期貨交割品牌制度,加強品牌管理,動態調整交割品牌;同時,進一步簡化交割免檢注冊流程。在完善PVC期貨交割注冊品牌制度的基礎上,將品牌交割制度推廣至LLDPE、PP品種。同時,在LLDPE、PVC和PP中推行廠庫交割和貿易商廠庫交割,順應現貨市場習慣。
此外,大商所將在塑料化工品種不活躍合約推行做市商制度,鼓勵客戶參與近月合約交易,促進活躍合約的連續。在多元開放的大背景下,大商所還在研究化工品種期權和期貨國際化的可行性,積極推動期貨市場的進一步國際化開放。
標簽:PVC期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