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黑龍江、吉林主要大廠將迎來年度檢修。今年對比往年需求下降,原料玉米價格居高,因此檢修安排相較往年略有提前,7月東北乃至全國乙醇產量下降已成定局。
行至6月底,吉林、黑龍江兩地大廠檢修計劃基本確定,大部分意向安排在7月份。6月份吉林和黑龍江兩地乙醇產量預計可能達到23.82萬噸,為上半年僅次于4月份的第二高位。而檢修影響,7月東北乙醇產量下降局面提前鎖定,預計產量可能降至15-16萬噸。
整個6月份,中國乙醇整體走勢延續低迷,木薯乙醇持續虧損,而玉米乙醇東北微利,需求低迷導致走貨不暢,導致工廠今年檢修安排略有提前,往年安排大多在7月中旬以后,部分大廠檢修安排甚至在7月底至8月份。
東北非燃料乙醇裝置運行動態
雖然7月檢修增加,但6月底,東北也有部分工廠計劃恢復生產,包括大慶博潤大線裝置26號前后投料,吉林東豐裝置已經于上周末投料,預計每天增加接近1200噸產量。而7月份檢修全月至少將損失7萬噸產量。
縱觀整個上半年,需求面重壓,導致乙醇沒有大的行情出現,不過相比其他化工品一味沖低表現,乙醇也算不悲不喜。當前盡管諸多檢修安排,乙醇尚無較強看漲心態,而大部分還有逢低買貨心態,主要基于需求面的低迷很難確定何時結束。當前整體市場心態比較敏感,大部分業者認同下月上漲不易,有部分業者擔憂小廠開機可能不利于乙醇價格的平穩運行。整體看,由于原料玉米價格的小幅慢節奏回調,以及需求面難有大的突破考慮,下月乙醇月初價格微跌概率存在,但成本及供應支撐,全月大跌可能性不大,也需進一步關注成本及中美貿易長線進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