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9年已過半,各企業根據上半年的財報數據分析總結,相繼做出了裁員計劃。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發稿時間為止,化工外企已宣布裁員超17000人!
巴斯夫 ——裁員200人
2019年6月16日(德國當地時間), 巴斯夫首席執行官馬丁·布魯德米勒(Martin Brudermüller)在德國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保證巴斯夫的業務增長率,將開啟裁員計劃,截至2021年巴斯夫將從德國明斯特市裁員200名,據悉,此次裁員主要是汽車及汽車修補漆和涂料業務受汽車行業疲軟影響。
根據巴斯夫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調整后的銷售額增長了3%至162億美元,但經營利潤下降了24%至17億歐元。為了填補利潤下滑帶來的影響,加之汽車行業需求明顯下滑,巴斯夫不得不做出裁員行動。
此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巴斯夫為了保證公司繼續盈利,管理層在2018年11月制定了一項緊縮計劃,即:從2021年底開始,該緊縮政策需為巴斯夫稅前營業利潤貢獻20億歐元。實現方式主要為節省生產、物流、研發成本。此外,巴斯夫還將出售部分業務。
巴斯夫首席執行官馬丁·布魯德米勒(Martin Brudermüller)
同時,在宣布裁員當天,馬丁·布魯德米勒還向德國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議稱,希望德國當局能夠從長期角度考慮,為企業提供充足的可再生能源并給出明確的二氧化碳價格。
科思創——裁員900人
2018年10月25日,科思創宣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900人,其中有400名員工將來自德國。此舉是為了實現到2021年公司能節省3.5億歐元(3.98億美元)的計劃。
據悉,科思創高管們將“行政區域”列為裁員的潛在類別,此次裁員人數約占科思創全球員工總數16,200人的5.5%。
根據科思創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科思創銷售額同比下跌16.0%至32億歐元(約35.7億美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4.42億歐元,同比減少58.4%。凈利潤下降至1.79億歐元,同比減少72.2%。
PPG——計劃裁員1100人
美國油漆和涂料巨頭PPG于2018年4月份宣布,計劃裁員1100人,以應對與美國勞氏(Lowe's)公司的業務關系中斷,及以抵消其用于制造涂料的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的影響。同時,根據相關媒體預計,員工遣散費和與裁員有關的其他費用可能高達8500萬美元!
PPG表示,此次人員重組計劃將在2019年第二季度基本完成。
拜耳集團——計劃裁員1.2萬人
2018年底,全球*大的化工和醫藥保健企業之一的拜耳集團宣布,全球11.8萬員工到2021年底將裁減1.2萬,其中作物科學部門將裁減超過4000個工作崗位,而且相當大比例的裁員將發生在德國。
根據拜耳集團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由于高額的特殊費用支出,拜耳集團凈收益下降36.5%,至12.41億歐元。同時,由于收購孟山都帶來的高額債務,拜耳集團不得不從員工支出方面進行裁員節省資金。
阿克蘇 諾貝爾——裁員1900人
根據荷蘭化工巨頭企業阿克蘇諾貝爾在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油漆和涂料業務銷售額為69.48億歐元,同比下降5%;調整后EBITDA為7.97億歐元,同比下降15%。員工數量由2017年同期的36200人,減少至2018年的34300人,員工減少了5%約1900人。
而根據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內容顯示,經營利潤為1.13億歐元(1.26億美元),同比增長5%;來自總運營的凈利潤為6500萬歐元(7242萬美元),同比下降74.31%。裁員計劃是否繼續實行,仍將密切留意。
贏創 ——計劃全球裁員1000人
2018年7月份,贏創宣布了一項成本削減計劃,其中,到2020年年底,贏創將裁員1000人,將占員工總數的3%。該計劃目標是到2020年底能達成每年2億歐元的成本節約。
贏創表示,工作崗位消減將出現在行政和銷售部門,大約三分之二的成本節省將來自行政部門,剩下的三分之一將來自銷售部門。
就目前各化工巨頭外企的裁員計劃顯示,其裁員的主要原因都是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出發,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擴張及項目研發,同時也為了能盡快償還債務等。同時,隨著國內外化工安全事故頻頻爆發,化工安全檢查及環保監督壓力也隨之增長,相應的成本支出也在不斷提高,裁員帶來的成本節約是*為明顯的。
觀看國內化工企業,暫時還沒有看到大規模裁員的成本節約計劃出現,國內化工企業能否順利抵擋2019年這艱難時期,記者將繼續密切留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