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乳化劑泵行程已增加至15%,但液位下降還是不明顯?!苯?,廣州石化2號焦化裝置技師、班長張偉雄從外操巡檢記錄本數據中發現了異常。
抗乳化劑注入位置為該裝置的粗汽油罐,其作用是加快粗汽油與含硫污水的分離速度,提高油水分離效果,避免含硫污水乳化夾帶輕油到下游裝置。
為查找問題癥結,張偉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重新核對抗乳化劑罐液位,發現現場數據與記錄本一致。隨后,他根據計量泵工作原理,一邊關小泵出口閥,一邊觀察壓力表變化情況,發現泵出口壓力沒有上升,泵提不上量。
為進一步排查抗乳化劑泵提不上量的具體原因,張偉雄首先對泵入口濾網進行排查,發現濾網不存在堵塞現象。
“難道是管道內有氣?”張偉雄想起前天破乳劑罐清過罐,抗乳化劑泵重新投用時如果沒有及時排氣,也會引起泵提不上量。
為驗證其判斷是否正確,他停運機泵,進行排氣,同時將行程調至100%。經過處理,抗乳化劑泵出口壓力表指示正常。重新調整泵行程后,抗乳化劑罐液位正常下降,抗乳化劑泵運行不暢的隱患得以消除。
事后,張偉雄舉一反三,收集裝置同類機泵問題,把原因分析、處理過程和相關經驗對班員進行培訓,提升班組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