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石化化工企業循環水系統節能技術交流會在江西鷹潭召開。與會代表認為,循環水系統整體能耗大,而目前企業裝備、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企業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和節能潛力。進行循環水系統節能優化改造,對促進石化化工企業節能降耗、綠色發展有重要意義。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秘書長李永亮表示,2016~2018年,全行業的能源效率不斷提升,石化化工行業萬元收入能耗累計下降10%,降幅在各工業部門中位居前列。但是,當前石油和化工行業能源消耗總量仍然較大,2018年能耗總量為5.87億噸標準煤,且能耗總量增長趨勢沒有根本改變,行業能耗和碳排放峰值尚未到來。
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節能與低碳發展處副處長周俊華分析,行業節能降耗存在諸多問題與挑戰:面臨更加嚴格的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約束;行業能源利用率參差不齊,合成氨、甲醇、乙烯等重點產品平均能耗仍較高,煤化工的快速發展大大增加行業能源和水資源消耗;節能低碳產業起步較晚,規模較小,創新能力較弱,特別是缺少靈活高效、符合現代產業要求的服務模式,服務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李永亮表示,面對諸多內外部壓力,技術節能是企業節能工作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在石化化工行業,循環水系統是企業生產的必備系統之一,整體能耗較大,各種泵類的耗電量約占行業用電量的25%、能耗總量的8%,其自身能效水效水平的提升,對促進企業安全運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經營效益有重要意義。
在循環水系統節能技改方面,目前很多企業還存在誤區。江西三川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鴻民表示:“很多企業對節能技改的緊迫性還沒有認識到位。一些企業將技改委托給企業內部人員來做,他們往往認識不全面,有很大的節能潛力尚未挖掘。還有企業認為節水節電等于采購節能設備,沒有通盤考慮生產系統的各個環節,技改效果不佳。”
對此,胡鴻民建議,一是應將節能技改交給專業的團隊去做,通過充分調研,全面考量整個系統的各個環節來進行節能技改;二是節能技改投資大,風險高,應盡可能選擇合同能源管理的合作模式進行技改,用能企業零投資、零風險;三是始終把握安全第一的原則,在不影響正常生產運營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節能技改。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工節能協會主辦,江西三川節能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