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儀器網 政策標準】當下,隨著以技術為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標準在邁向新時代征程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同時,標準化的引用為國產產品走出,走向世界帶來更多底氣和話語權。
標準是保障產品質量、促進轉型升級、深化互聯互通的有力后盾。近年來,工信部、國標委等全社會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充分發揮了標準在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標準化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
如今,中國標準在世界已然占有一席之地。與發達國家同臺競技中,除產業產品的比拼,“立規定標”較量也日益加劇。截至目前,中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總數已超過10萬項,企業標準超過百萬項。對標國際,從跟跑、并跑到領跑,中國標準有能力成為丈量世界的“新尺度”。
踩著2018年的尾巴,國標委第17號國家標準《氣體分析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測定 紫外差分吸收光譜分析法》等646項國家標準和11項國家標準修改單重磅發布。
公告顯示,本次標準涉及紡織、環保、機械、電工、石油等國民建設重點領域。具體來看,著重聚焦環境試驗設備、
離心機、機器人、無損檢測、實驗室儀器、紡織機械、測量儀器等儀器設備。除此之外,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紫外差分吸收光譜分析法、消光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等儀器分析方法位列其中,為標準化發展增添新活力。
近年來,石墨烯各種新技術新產品陸續涌現,標志著石墨烯已處于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階段,開展標準化工作已成為迫切需求。在本次頒布的新標準標準中,我國石墨烯國家標準GB/T 30544.13-2018:《納米科技 術語 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關二維材料》正式發布,該標準的制定及發布,將為石墨烯的生產、應用、檢驗、流通、科研等領域,提供統一技術用語的基本依據,是開展石墨烯各種技術標準研究及制定工作的重要基礎及前提。
從產品“好用就行”到標準“分毫必爭”,國產企業正在親歷中國制造的創新蝶變。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無疑會大大提高了企業創新成本。儀器企業更應抓住我國標準化領域深化改革的機遇,通過高標準倒逼高質量,建立一批先進、適用的企業標準服務用戶,從而在市場細分領域培育品牌和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