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 奮力開創中國石化綠色發展新局面
作者: 2019年06月06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美麗中國”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美麗中國”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正發生歷史性變革。
中國石化以黨和國家希望為使命,以滿足人民需要為宗旨,始終牢記“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和使命,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樹立“奉獻清潔能源,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在“兩個三年、兩個十年”戰略部署中,以綠色*資源配置,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努力塑造低耗高效、清潔環保的產業新形象,推動中國石化邁向高質量發展。
一、大力推進綠色企業行動計劃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有前途的發展領域”。集團公司黨組充分認識到綠色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2018年4月全面啟動綠色企業行動計劃。綠色企業行動計劃實施一年多來,中國石化各直屬單位積極響應,全面梳理綠色發展的短板和不足,系統制定實施方案及任務清單、項目清單,抓重點、強弱項,層層分解、落實責任,推動6大計劃在生產經營中落地生根,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中原油田等10家綠色發展基礎較好的企業被評為中國石化綠色企業,為行業樹立了綠色標桿。2019年,我們要加快實施創綠工程,提高站位、精準施策,有針對性和創造性地解決企業綠色發展瓶頸;持續實施增綠工程,瞄準國際、國內先進,提高標桿企業本質環保水平,讓標桿更綠色,讓綠色可持續;推動建設綠色基層,發動全員力量,以各板塊基層生產單元為單位,著力打造綠色采油隊、綠色鉆井隊、綠色煉化裝置、綠色油庫等,讓星星之火燎原,以點帶面推動綠色企業行動計劃落地。
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戴厚良董事長在集團公司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污染防治,推動環保治理,綠色發展邁上新的水平、實現質的提升。中國石化根據國家要求和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污染防治工作三年實施方案,聚焦大氣污染,持續實施煤炭消耗總量與強度雙控行動,關停、淘汰小型燃煤鍋爐,加快VOCs和廠區異味綜合整治,完善揚塵治理措施,積極應對秋冬季大氣污染與重污染天氣,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圍繞水體風險防控,源頭減少新鮮水用量,提高污水回用量,實現污水穩定達標排放,統籌開展地下水風險評估與治理,切實保護飲用水水源地,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深入開展“固廢規范化管理年”活動,研究建設區域危廢處置中心,持續推進危廢合規處理處置、生態環境調查與恢復等工作,推動凈土保衛戰取得實效。
三、有效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風險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趨嚴趨緊,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等要求不斷出臺,中國石化面臨的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陡增。“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中國石化始終保持高度警覺,建立環保問題分級掛牌督辦和通報約談機制,舉一反三狠抓問題整改,確保企業依法合規生產經營;健全環境風險評估管理機制,實施重大環境風險源分級承包管理,推進煉化企業水體、碼頭物料泄漏、油氣田企業施工作業環節等環境風險防控,防止環境風險積聚升級;依托區域應急中心,加強環境應急救援指揮、應急物資儲備、現場應急處置及應急監測等軟硬件建設,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能力。
四、著力開發綠色石油化工技術
石化發展,科技先行。我們要著眼于源頭減量化,著力開發頁巖氣勘探開發新技術、汽柴油質量升級、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等綠色工藝技術;著眼于過程清潔化,著力研究鉆井液循環利用、煉廠干氣回收、蒸汽系統優化、LNG冷能利用等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著眼于治理高效化,著力拓展油氣田采出水低成本處理回注、高效VOCs治理、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等污染治理技術。可以預見,清潔、高效、可持續的綠色石化技術將引發全球能源變革,我們要多維度強化技術支撐,打造*產業發展的綠色核心技術。
推進綠色發展,中國石化一直在路上。我們要統籌兼顧調結構、優布局、強產業、全鏈條,繼續在清潔化、低碳化和循環化改造上深耕。我們堅信,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集團公司黨組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石化必將開創綠色發展的新局面,邁上全面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們將與全國人民一道,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助力我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中國更美麗。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