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產旅游要做好“四化”
作者: 2019年05月31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年來,我國不少省份都在謀劃對本省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逐漸摒棄那些污染高、能耗大、技術落后的夕陽產業,其中有不少都是重工業。這波“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潮也衍生出一份副產品——工業遺產。 通俗地說,工業
近年來,我國不少省份都在謀劃對本省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逐漸摒棄那些污染高、能耗大、技術落后的夕陽產業,其中有不少都是重工業。這波 “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潮也衍生出一份副產品——工業遺產。
通俗地說,工業遺產主要是指建筑、機械、廠房、生產作坊和工廠礦場以及加工提煉等遺址,通常具有一定的歷史、技術、社會、建筑或科學價值。不少國家都對本國的工業遺產進行再開發、再利用,將其打造成新的旅游景點。這樣既避免了高昂的拆遷費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態環境,產生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德國魯爾區則是發展工業遺產旅游的成功典范。
新中國成立后,在進行產業布局時,曾挑選數個省份重點發展重工業,如東北三省等。從而使得我國推廣工業遺產旅游有著巨大潛力。不過,從實踐來看,發展工業遺產旅游切不可一擁而上,需要謹慎打好手中的 “牌”,在具體的實施層面要確保 “四化”——差異化、安全化、隱性化、市場化。
一是要確保工業遺產景點開發的 “差異化”。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東北地區的廢棄工業基地雖然多,但是相似度高,多以煤炭、石油、鋼鐵和森工為主。一旦推廣工業遺產旅游,如果不進行縝密的景區選擇規劃,則各地項目紛紛上馬,旅游基地相距過近,主題內容相同,同一片區域內彼此分散對方的人流量,演變成惡性競爭。*終這些毫無特色的景點趨于 “同質化”,會導致游客審美疲勞,喪失吸引力。因此,未來在景點之間的區位安排上應當保持足夠距離,在景區主題的打造上突出各自特色,以避免落入 “同質化”的窠臼。
二是要保證工業遺址改造成效的 “安全化”。安全問題在工業遺產旅游中格外重要。為了保持工業遺產的 “原汁原味”,大量的生產設備被保留下來。這些工業設備通常體量巨大,但年久失修,許多重要的結合處松弛生銹,一旦施加外力,極有可能墜落或滑動,造成事故。還有許多基地倉庫,存儲過大量原材料,留存的粉塵對人體健康不利。這些安全隱患都會對游客和旅游服務人員造成威脅,在對原有廢棄基地改造時,一定要徹查所有可能的危險源,確保*終改造完后的景區處于安全的整體環境中。
三是保持工業涉密信息的 “隱形化”。仍以東北為例,在東北建立的老工業基地中有不少涉及到軍工產業,這些軍工企業在冷戰年代為中國的國防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隨著冷戰結束和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工業迅速發展,不少軍工企業開始在全國各地布局建廠。東北地區的軍工企業不少開始轉型乃至廢棄。這些軍事工業基地也在開發工業遺產旅游的范圍內,且對于普通人更具吸引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軍工基地本身已經廢棄,但是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軍事生產設備,這些設備對于分析推測我國某些領域軍工發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在境外間諜機關眼中具有情報價值。因此,改造時要格外注意。另外,有些軍工企業當初的選址出于戰備考慮,極為隱蔽,一旦公布,對于分析我國軍工企業布局選址的原則脈絡有重要參照作用,對這種軍事工業基地不宜開發遺產旅游。總之,對原軍工基地開發時,要繃緊國家安全這根弦,保持涉密信息的 “隱形化”。
四是發展工業遺產旅游要遵循 “市場化”。工業遺產旅游產業需要政府的規劃與協助,但是不能由政府包辦。如果完全由政府和國企主導,那么效率低、效益差的痼疾難以根治。這可以用2009年那波投資高潮的后遺癥來證明。政府的強勢主導,會導致 “國進民退”的效應,會讓部分老工業基地地區本就發展滯后的民營企業力量更加邊緣化。因此,無論是經營環節還是營銷環節,讓市場起到充分競爭和要素配置的作用,積極倡導與推進產業發展的“市場化”。
總而言之,推廣工業遺產旅游可以幫助消化地方在 “去除過剩產能、加快轉型升級”過程中產生的冗余副產品,具有良好的文化、經濟、生態和社會效果。在實踐中,遵循 “差異化、安全化、隱性化、市場化”的實施原則將有利于進一步放大前述積極效應。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