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醫藥
裝備行業中,同樣如此。目前,很多醫藥
裝備企業都在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力求打破國際壟斷,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對于醫藥裝備的創新,一些企業、裝備人才都有自己的經驗和感受。有企業認為,醫藥裝備的創新、研發非常重要,沒有這項關鍵技能,就談不上市場競爭。也有企業認為,要提高生產效率,只能創新。
此外,醫藥裝備人才表示:“技術創新,發明也好,改善意見、合理化建議也好,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關鍵是,發現問題后,要能夠去思考問題,進而融會貫通解決問題。”
對于醫藥裝備行業來說,技術創新不單純是技術問題,還包括企業管理、人才培養、客戶維護等。比如有醫藥裝備企業就根據原料藥生產過程中,凍干后的物料轉移問題,進行技術創新。
據了解,該企業提出了無托盤凍干工藝替代原不銹鋼托盤進凍干機凍干工藝的概念,也就是翻板凍干機的概念。然后設計出原料藥自動出料機械手。
“這種機械手取代了原來的人工操作模式,在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還能更好地滿足無菌性的要求,但仍有局限性。”企業技術人員說,因此改進設計出了原料藥刮板出料機械手。
這兩者很大的區別在于,原料藥刮板出料機械手刮板寬度覆蓋整個板層,一次就能將板層物料刮出,效率很高。另外,原料藥刮板有兩種材質,316L材質和PTFE材質,以保證實現物料干凈、快速地轉移。
也有醫藥裝備人才在客戶提出的新需求中尋找新的“問題點”。比如環形水槽,其傳統工藝是在滾圓機上滾圓后,再通過焊接拋光制成,制成一件成品需要4個多小時,還存在誤差概率,需要反復校核,這是洗瓶機制造上的一大難點。
為解決這一難點,該醫藥裝備人才歷經4個月,制成了環形水槽整體沖壓模具,在此前生產工藝上實現了新突破,保障了產品精度,還將每件成品的工時縮短為5分鐘。
據悉,這項創新,不僅大大提升了醫藥裝備的生產效率和品質,每年還為企業降低了數十萬元的生產成本。
除了在部件創新和加工方面的創新外,該醫藥裝備人才還通過材料利用、廢料利用、工具輔料利用等各方面的創新,將低了企業成本。
當前,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創新的格局,而當下的中國,大力支持技術創新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對于醫藥裝備企業而言,中國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硬技術上的指導和資本支持,還需要軟技術的支撐,比如服務、企業管理和人才培養等。
此外,醫藥裝備行業中除了需要能夠發現問題的“眼睛”,還需要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企業和人才。因此,整個行業要想創新發展,就要不斷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一批真正懂需求、懂技術、懂發展之道的企業和人才隊伍,推動我國醫藥裝備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