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石油企業在阿拉伯產油國進行高標準生產運營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大力回報當地社會,為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積極貢獻。
作為“一帶*路”建設的重要區域,阿拉伯國家所在的中東地區是石油天然氣富集區,石油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67%。僅在波斯灣地區,已探明石油儲量達910億噸,占全球的64.5%,其中沙特占25%,伊拉克占10.9%,阿聯酋占9.5%,科威特占9.1%。除石油外,波斯灣地區天然氣儲量也相當可觀,擁有全球43%的天然氣儲量,僅卡塔爾、阿聯酋和沙特三國之和就達23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總儲量的14.8%,而且不斷有新的發現。
阿拉伯產油國始終是中國*大的石油進口來源地,2017年中國從阿拉伯國家進口原油1.57億噸,占中國當年原油進口總量的37%。在進口來源國方面, *初主要是阿曼和也門。2002年至今,沙特后來居上成為中國*大原油供應國。
中阿石油合作亮點頻現
海灣地區是舉世無雙的世界油氣寶庫,油氣田儲量大,單井產量高,油氣生產成本低。中國在中東石油合作的重點之一是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的合作。
長期位居全球石油第一大國的沙特阿拉伯(同時也是全球天然氣主要儲產國之一),是我國對外石油合作的重點。2002年以來,沙特始終是中國*大原油供應國,其向中國出口的原油從2002年的1140萬噸增加到2013年的5390萬噸,占2013年我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9.1%。
2016年1月,國家領導和沙特國王薩勒曼共同出席了沙特阿美中國石化延布煉廠投產儀式。延布煉廠是中國在沙特*大的投資項目,總投資91.5億美元,中國石化與沙特阿美持股比例分別為37.5%和62.5%。延布煉廠設計加工能力達40萬桶原油/日(合2000萬噸/年),擁有世界*的煉化設施,HSE標準和生產運行管理標準均達到世界*,生產的汽、柴油質量可滿足美國標準和歐5標準。延布煉廠的投運擴大了當地就業,促進了當地石化工業和經濟社會發展。
阿拉伯國家是國際石油公司群雄逐鹿之地。中國石油在5個阿拉伯國家運作11個項目,工程技術服務隊伍遍及9個阿拉伯國家,在此背景下,中東成為中國石油海外投資業務及工程技術服務保障業務規模*大、效益*好的油氣合作區。
在石油上游領域,2016年1月19日,東方物探公司中標沙特阿美公司S78大型三維過渡帶地震采集項目, 價值3.4億美元。中國石油寰球工程公司和大慶鉆探隊伍也已成功躋身沙特市場。
阿聯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30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9.5%,天然氣儲量約6.1萬億立方米。2015年5 月17日,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CPECC)與阿布扎比陸上石油公司(ADCO)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簽約曼德油田EPC總承包項目。此后,中國石油2017年2 月以17.7億美元價格獲得阿布扎比陸地作業公司8%的權益,2018年3月獲得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下扎庫姆油田和烏姆沙依夫—納斯爾兩個海上油田開發項目各10%的權益。
2009年,隨著艾哈代布項目重啟,魯邁拉、哈法亞項目中標,中國石油擴大了其在伊拉克市場份額。此后,在中國石油與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下,魯邁拉油田達到合同要求的增產目標,艾哈代布、哈法亞油田新建產能相繼投產,中國石油在伊拉克上游項目先后步入投資回收軌道。伊拉克對華出口原油也由2005年的117萬噸增至2013年的2351萬噸,成為中國第五大原油供應國。2015年中國石油伊拉克項目作業產量突破5500萬噸,取得良好投資回報。2016年,中國石油權益提油量約占伊方份額油分配的1/4。中國石油成為伊拉克戰后重建過程中*重要的投資者之一。
2016年上半年,中國石油技術開發公司經過努力,戰勝了18家歐美競爭企業,成功拿下埃及GASCO 的一個大型國家電廠調壓系統的項目,打破了發達國家在埃及天然氣設備領域的壟斷,也標志著中國石油
裝備企業在阿拉伯國家油氣設備市場取得重大成果。
中資石油企業造福當地社會
多年來,中國石油企業本著“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原則,在阿拉伯產油國進行生產運營的同時,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機會,堅持國際*高的安全、健康和環保標準,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大力回報當地社會,為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石化在沙特的多個石油工程項目,多次獲得項目業主頒發的“連續400萬安全人工時”證書。中國石化于2008年在沙特設立的中國石化沙特培訓中心, 截至2015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522期,培訓沙特籍員工2754人,為沙特殘疾人協會解決了20名殘疾人的勞動就業。僅2015年一年,中國石化沙特公司為沙特籍員工購買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約700萬沙特里亞爾,有效保障了員工權益。近年中國石化沙特公司累計向沙特政府納稅6795萬沙特里亞爾,向沙特慈善機構捐款50 萬沙特里亞爾。
中國石化合資成立的中薩鉆井公司項目,在埃及當地用工達1579人,緩解了當地就業壓力。通過多種方式,先后為埃及培訓各種技術骨干650多人, 選拔8名*埃及雇員到中國參觀學習,增進了中外員工的跨文化交流。中國石化在埃及的阿帕奇QPC 作業公司實現了污水100%合法回注,是在埃及17家合資公司中第一家實現了全部污水回注至產層的公司,在埃及油公司中成為表率,得到當地政府環保部門的高度肯定。
中資石油企業在阿拉伯國家的業務運營中,鼓勵員工綠色作業,低碳生活,保護當地生態,并完善HSE管理,保障海外作業員工的安全健康。中資石油企業在阿拉伯國家堅持本地化采購,帶動當地企業發展;尊重阿拉伯國家的文化傳統,充分結合公司資源、技術和設備優勢,支持當地社區交通、通信、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改善社區居住環境。中國石化負責的阿爾及利亞長輸水管線項目,不僅解決了當地的用水困難,還促進了當地的就業。
中資企業應繼續拓展阿石化市場
未來5年,中東國家在建和擬建的煉油能力達9500 萬噸/年、石油化學品產能達5400萬噸/年。目前中資石油企業已掌握達到世界*和部分達到世界*水平的煉油、乙烯、芳烴成套技術,有些技術及產品已出口到國外,中資石油企業擁有依靠自主技術建設千萬噸級煉油廠、百萬噸級乙烯裝置和百萬噸級芳烴裝置的能力。中資石油企業在新形勢下拓展阿拉伯國家石油市場,可考慮采取以下對策:
深化與阿拉伯產油國石油下游領域合作。阿拉伯國家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但阿拉伯國家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過度依賴油氣資源的缺陷,正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一批大型煉油和化工項目,力圖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能優勢。中國已擁有強大的煉化工程咨詢、設計、施工、監理和項目管理能力,培養了一大批具備豐富實踐經驗、善于艱苦作業的專業施工建設隊伍,能夠為大型煉化項目提供全流程的工程總承包服務。在阿拉伯國家發展現代化煉油化工工業過程中,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可通過技術轉讓、帶資建設和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深入合作,向有需求的國家出口煉油化工技術與
裝備,加快相關阿拉伯國家石化產業的發展。
參與更多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世界天然氣需求增長很快,增速超過石油。據殼牌石油公司預測,到2025年天然氣消費將占世界能源消費的25%。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長較快,天然氣需求缺口很大,需要大量進口。阿拉伯國家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卡塔爾占世界天然氣儲量的第3位。阿拉伯國家的天然氣資源需要尋找海外市場,出售LNG。中國參與阿拉伯國家的天然氣開發項目可以實現雙贏。中資石油企業可與歐美石油公司建立投資集團,參與阿拉伯國家天然氣開采和LNG廠的建設,引進所生產的液化天然氣。
提高在阿拉伯產油國石油工程承包市場占有率。阿拉伯國家擁有巨大的石油工程市場,每年都有大量的勘探、開采和油氣田建設作業。阿拉伯產油國勞動力*缺乏,而且技術水平不高,工程發包量和勞動力輸入量很大。而中國的石油勘探、開發和石油化工技術總體上接近世界水平,又有優質高效的大批勞動力,在石油工程服務方面有很大優勢。中資石油企業在阿拉伯國家的石油工程承包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 可進一步擴大物探、鉆井、測井、錄井、修井、煉油化工工程市場占有率。
簽訂更多的長期石油供貨合同。中東是全球*重要的石油出口地區,而且阿拉伯產油國的石油儲采比普遍高于其他石油出口國,從發展趨勢看,中東地區石油出口在全球石油出口的比重還會上升;從中長期看,中東仍將保持中國主要供油區的地位,所以中資石油企業與阿拉伯產油國簽訂更多長期購油合同,對保障我國石油供應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