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醫藥大國,并且近年來行業呈現不斷發展趨勢。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企業個數達到1055家,較上年同比增加4%。在制藥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制藥
裝備的需求以及要求也被迫提升,傳統的制藥
裝備已經難以滿足醫藥企業的要求。當前,新藥研發環境向好,業內認為,高等制藥裝備將成為主流。
目前,我國制藥裝備產業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產業增長快速、初具規模。新版GMP認證使得制藥企業大規模地高技術改造和設備的更新,帶動制藥裝備產業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隨著認證到期,國內制藥裝備行業的發展速度逐漸放緩,市場上產品重疊率高的現狀亟待企業打破。
業內表示,從制藥裝備行業的角度來看,制藥裝備的升級將對藥企的生產與盈利能力產生直接的影響。對于制藥裝備企業而言,為在未來市場上贏得更高的話語權,需要打造硬實力,依靠研發和創新。
實際上,當前創新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凸顯。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制藥裝備行業的自主創新水平偏低,很多制藥裝備企業的技術都處于仿制、改進和組合階段,自我的創新能力有限。“我對創新的理解,主要是企業推進新產品及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提升企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和國外產品競爭。”
目前,國內制藥裝備企業也看到了行業的局限性,加強創新能力突破,并順應市場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設備的質量、集成化、連續化、自動化、數字化以及智能化水平。
例如,為加強研發與創新,目前楚天科技每年的研發投入均超年收入的10%,2018年公司進一步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與德國Romaco形成技術互聯互通平臺,研發投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東富龍對研發也高度重視,2000年,東富龍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3%,隨后逐年增加,目前已達到6%。另外,研發團隊也不斷細分,建立了系統化和凍干機兩個開發平臺,每個開發平臺又形成專門的機械、工藝、安全、電氣等研發小組。
業內認為,未來十年將會是制藥裝備行業發展黃金期,制藥裝備企業在抓住機遇的同時,應從從制藥工藝要求和GMP規范等方面出發,對裝備的設計研發或工藝進行改善,使其趨于更合理性、實用性和經濟性,從而更好的滿足制藥行業的生產要求以及需求。
另外,還有一批制藥裝備企業根據制藥行業的實際需求,積極探索一些新的配套技術與裝置在設備上的應用,醫藥裝備企業需要在基于價值創造的基礎上,與制藥企業一起形成一種共生的生態鏈,并在該生態鏈中不斷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