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擁有R100、R101和R103系列以及R200和R201新型傳感器,用戶在選擇相關傳感器時更方便,還可針對每種應用和安裝情況獲取最大的靈活性。就技術特點而言,倍加福的新系列產品具有強大的DuraBeam激光技術以及用于距離測量的高精度多像素技術(MPT)。倍加福所有的系列產品和功能原理均具有標準化可用性,同時擁有IO-Link接口,便于在調試期間以及功能原理或其他系列發生變化時對傳感器進行參數化設置!
P+F電感式開關代表型號如下:
P+F NBB8-18GM50-E2
P+F CP18LDNLC
P+F NCN8-18GM40-Z1
P+F NJ1.5-18GM-N-D-V1
P+F NJ4-12GK-N
P+F NBN8-18GM40-Z0
P+F KT10/33
P+F NJ10-30GKK-A2
P+F OBS4000-18GM60-E5
P+F ORR50
P+F NBB15-30GM50-E2-V1
P+F NJ15+U1+N
P+F NCN30+U1+Z2
P+F NCN30+U1+N0
P+F
P+F RL23-1453
P+F NBN4-12GM60-A2-V1
P+F 81-06331-500
P+F OBS4000-18GM60-E5
P+F UBE6000+UA+SA2
P+F NBB5-18GK-WS
智能光電傳感器的功能有: 自補償能力,自校準功能,自診斷功能,數值處理功能,雙向通信功能,信息存儲和記憶功能,數字量輸出功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傳感器的功能將逐步增強,它將利用人工神經網、人工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如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模糊理論等),使傳感器具有更高級的智能具有分析、判斷、自適應、自學習的功能、可以完成圖像識別、特征檢測、多維檢測等復雜任務。
P+F生產的發展方向
(1)使光電傳感器從理論研究向生產的產業化模式快速發展,走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的跨越式發展道路,使我國成為世界傳感器的生產大國;
(2)光電傳感器產品結構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產品品種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傾斜,尤其要填補“空白”品種;
(3)生產格局向專業化發展。即生產傳感器門類少而精,且專門生產某一應用領域需要的某一類傳感器系列產品,以獲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各傳感器企業的專業化合作生產;
(4)光電傳感器大生產技術向自動化發展。光電傳感器的門類、品種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異,決定了傳感器制造技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縱觀當前光電傳感器工藝線的概況,多數工藝已實現單機自動化,但距離生產過程全自動化尚存在諸多困難,有待今后廣泛采用CAD、CAM及先進的自動化裝備和工業機器人予以突破;
(5)企業的重點技術改造應加強從依賴引進技術向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的方向轉移;
(6)企業經營要加快從國內市場為主向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相結合的國際化方向跨越發展;
(7)企業結構將向“大、中、小并舉”、“集團化、專業化生產共存”的格局發展。
如需詳細了解請點擊:德國P+F傳感器現貨系列產品大全
標簽:傳感器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