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很多行業中,過去都存在“重銷售,輕研發”的情況,制藥
裝備行業也不例外。近年來,隨著制藥工業要求的提升,以及
裝備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低價競爭、低水平重復生產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加強創新研發成為制藥裝備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筆者根據梳理了業內兩家巨頭企業楚天、東富龍2018年的銷售費用和研發投入情況,追尋近年來產業的變化。
楚天科技:1.9億銷售費用+1.4億研發費用
銷售費用方面。楚天科技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銷售費用為1.9億,同比上升22%。據悉,2018年起,公司特別注重訂單質量管理,產品銷售價格正在逐步提升。
另外,2018年,楚天還通過內生式發展和外延式并購雙輪驅動,積極實施“一縱一橫一平臺”戰略部署,逐步從過去以銷售簡單產品或聯動線為主向提供醫藥裝備整體解決方案、制藥整廠項目工程總承包(EPC)和打造醫藥智慧工廠發展。
研發費用方面。楚天科技日前披露的2018年快報顯示,報告期內研發費用為1.4億,同比上升71.6%。公司研發投入大幅增加,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6.7%達到1.9億。
楚天科技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8%至10%。2015到2017年,楚天的研發費用不低于總營業收入的10%,近年來更是不斷增長。其中,2016年的研發費用1億元,2017年研發費用1.38億元,2018年達到1.4億。
2018年,楚天研發投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為應對后GMP時期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提升,對老產品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換代,優化產品結構及配置。
同時,楚天加大了對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與德國Romaco形成技術互聯互通平臺,使報告期內研發費用較上年增長。楚天預計這種影響未來將轉化為積極和正向的,促進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
東富龍:1.13億銷售費用+9772.79萬研發費用
東富龍2018年度財務決算報告顯示, 東富龍2018年銷售費用為1.13億元,對比2017年的 1.06億元,同比上升 6.30%;而2018年度研發費用9772.79萬元,2017年為11315.19萬元,同比下降13.63% 。
另外,東富龍的管理費用增長速度很快,2011年到2015年期間管理費用從7千萬漲到了2.3億,2018年管理費用同比增加37.6%。
據悉,東富龍將在2019年度提高研發效率,優化研發管理中心運行機制和內部協同,強化質量體系建設,提升營運管理和國際化能力,提高費控管理水平,促使主力產品線逐步與競爭對手走向差異化競爭。
總的來看,國內的制藥裝備企業近年來越來越重視研發,為了應對行業形勢,不斷“苦練內功”提升研發創新水平,助力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這也將推動我國制藥裝備行業再上一個新臺階。另外,也有業內表示,在當前人工成本、研發費用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如何合理控制成本也是企業亟待探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