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4月24日上午,安徽創新館開館暨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在合肥隆重舉行。省委書記李錦斌講話并宣布開幕。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主持。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相里斌,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分別致辭。合肥研究院共有40多項科技成果展品在安徽創新館集中亮相,院長匡光力、副院長江海河、院長助理程艷作為嘉賓應邀出席了開幕式。
安徽創新館位于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東側,建筑面積達8.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達10.66億元,自去年9月起開工建設。該館由“創引擎”、“創智慧”、“創未來”三大主題場館組成。一號館匯聚創新成果展示,二號館體現創新成果轉化,三號館致力創新成果服務,是全國首座以創新為主題的場館。合肥研究院有40余項展品分別以展板、多媒體、模型、實物以及聲、光、電、演示結合等多種形式精彩呈現。展品中,既展示了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AEOS)、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有面向前沿與高技術領域的科技成果,如高分衛星載荷、激光大氣傳輸評估系統、聚變超導電流引線、航天器緩沖先進材料、強流氘氚中子源科學裝置等,還有一些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研究成果,如仿人雙足機器人、外骨骼康復機器人、生態移動牧場、高通量土壤快速檢測裝置、大氣能見度儀、水體有機污染物在線監測儀、運動促進健康系列
裝備等。
活動現場,李錦斌、李曉紅、李國英、信長星、相里斌、鐘志華等共同為安徽創新館揭牌,并見證百項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對接簽約。現場發布了包括合肥研究院的“新型微流控核酸檢測系統”、“動態準直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儀”、“新型高阻尼減振合金材料”等在內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成果。另外,現場還發布了多目標溫室氣體高靈敏度在線檢測儀等千項科技成果轉化與融資項目,集中舉行了江淮
知識產權對接交易平臺上線儀式、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科技創新專板開板暨集中掛牌儀式、“三比一增”專項行動啟動儀式。
開館儀式舉行后,李錦斌、李曉紅、李國英、相里斌等來到一號館,參觀了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穩態強磁場、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高分五號衛星拉桿材料等科技成果模型、實物展品,它們生動展示了合肥研究院近年來的創新發展成果,巡館領導和嘉賓紛紛“點贊”,對合肥研究院的科技創新能力予以了高度肯定。
據悉,由于安徽創新館剛剛竣工,相關設施設備特別是消防安全設施正在進一步完善中,試運營期間實行有序對外開放,每周安排周三、周六、周日對外開放,如需參觀,可通過安徽創新館微信公眾號網上預約,每天以500人為限,暫不接受團隊預約。
(原標題:安徽創新館開館 合肥研究院多項成果精彩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