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鼓勵污染防治企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更好支持生態文明建設,財政部公布將對符合條件的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以下稱第三方防治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第三方防治企業是指受排污企業或政府委托,負責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包括自動連續監測設施,下同)運營維護的企業。
第三方防治企業同時符合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依法注冊的居民企業;具有1年以上連續從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實踐,且能夠保證設施正常運行;具有至少5名從事本領域工作且具有環保相關專業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或者至少2名從事本領域工作且具有環保相關專業高級及以上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從事環境保護設施運營服務的年度營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具備檢驗能力,擁有自有實驗室,儀器配置可滿足運行服務范圍內常規污染物指標的檢測需求;保證其運營的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行,使污染物排放指標能夠連續穩定達到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要求;具有良好的納稅信用,近三年內納稅信用等級未被評定為C級或D級七個條件,可以申報享受稅收優惠,相關資料留存備查。
2018年,我國接連進行了多次招標,不少儀器儀表企業中標。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斥16.8億元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及運行維護項目中,中標金額前三名的分別是北京尚洋東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廈門隆力德環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中節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標廣東中山市環境保護局中山市河涌水質自動監測平臺建設項目07包,中標金額6600余萬元。隨著減按15%的稅率征稅的實施,有利于減輕這些自動監測設施企業的負擔。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環保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達到6.87萬億元,前瞻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將達8.13萬億元左右。預測2019年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將達8.87萬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07%,并預測在2023年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將接近14萬億元。作為環保產業的細分領域,環境監測行業也將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資料來源:財政部、第一財經、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