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化工產業觀”,整治提升絕不是不再發展化工產業
作者: 2019年04月28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新華日報連發兩篇相關“新華時論”,分別是《關鍵時刻尤須提振精氣神》《既要整治提升,又要防“談化色變”》。文章指出,看待化工產業,必須理性科學,必須歷史全面辯證,不宜“談化色變”。化工產業是江蘇省
近日,新華日報連發兩篇相關“新華時論”,分別是《關鍵時刻尤須提振精氣神》《既要整治提升,又要防“談化色變”》。文章指出,看待化工產業,必須理性科學,必須歷史全面辯證,不宜“談化色變”。化工產業是江蘇省支柱產業,也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支撐性產業。對江蘇來說,整治提升化工產業,絕不是不要化工產業、不再發展化工產業,而是要高質量、高效率、高安全性地發展化工產業。
既要整治提升,又要防“談化色變”
4月8日,江蘇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討論《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提出“要歷史全面辯證地看待化工產業,堅持實事求是、分類施策,系統推進江蘇省化工產業整治提升工作”。
不久前,江蘇省委主要領導在連云港檢查調研時強調,一方面要以壯士斷腕的意志徹底淘汰整治安全系數低、環境污染重的小化工,另一方面也不能走向“談化色變”的極端。這種觀點充滿辯證思維,對做好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發生后,有關各方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省、市從應急、治標、治本等多個層面出臺措施,綜合施策,出臺“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就是這套“組合拳”的其中之一。與此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種種聲音。有的人“談化色變”,覺得化工產業既然這么危險,何不徹底說“不”,一關了之,一勞永逸。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個別事故僅僅是個別企業的個別事件,沒有必要“反應過激”、過度作為,等等。
這些聲音提醒我們,看待化工產業,必須理性科學,必須歷史全面辯證,不宜“談化色變”。化工產業是江蘇省支柱產業,也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支撐性產業。小到個人的衣食住行,大到成品油、焦炭、集成電路、鋁材等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化工產業的支撐。如果簡單地摒棄化工產業,產業發展的自主性、國家發展的競爭力、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都將受到極大削弱。
有些人“談化色變”,是因為化工產業潛在的環保風險、安全風險頗大。然而,潛在風險不等于事實風險,不管是發展化工產業還是其他產業,預防風險的辦法不是一關了之,而是更好、更細、更密地落實防范措施。因為有風險就簡單說“不”,這與“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一般無二,也是不負責任和缺乏擔當的表現。實踐證明,化工產業安全與否,在于生產設備、安全措施、人員培訓、制度保障、監管舉措等是否絕*可靠、嚴格落實。
一些地方的化工產業發生事故、險情,深入剖析可以發現種種原因。比如,有的地方不具備承接化工產業轉移的優勢和條件,既缺乏具有一定知識儲備和技能培訓的化工產業工人,又缺乏化工危廢品的處理設備和能力,可為了短期利益仍硬著頭皮興建化工產業園區,對此顯然應該果斷關閉、徹底整治。再如,有些地方的化工生產處于產業鏈低端環節,安全系數低、環境污染重、產品附加值低、潛在風險大,如果任其粗放發展而不加以整治提升、沉湎于“低端鎖定”,就可能帶來極大隱患,甚至讓那些優質、高端的化工產業受到牽連。又如,有的地方化工產業過去基礎很好,可因為廠房設備老化、相關產業的工藝有了新發展、環保有了新要求等,一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但只要加以改造提升,就能達到標準,對這樣的企業,就不能簡單地“一刀切”“一鍋端”。
在4月8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江蘇省提出,“要從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高度認識整治提升江蘇化工產業的重要性”“要實事求是、分類施策,通過實施差異化、精準化的治理措施,加速淘汰安全系數低、污染嚴重的化工園區和企業,加快提升江蘇化工產業發展層次”“要更好地運用法治思維和市場化手段依法依規穩妥推進整治提升”。這表明,對江蘇來說,整治提升化工產業,絕不是不要化工產業、不再發展化工產業,而是要高質量、高效率、高安全性地發展化工產業。
關鍵時刻尤須提振精氣神
“落實全國兩會部署,江蘇大力推進‘十項任務’”“‘南京創新周’走進以色列、西班牙、美國”“泰州‘硬核支撐’推動高質量發展”“南通一季度集中開工項目283個”“常州市黨政企代表團赴東北三省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接”“鎮江19個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徐州發出對外開放新動員令”……
春暖花開之際,江蘇各地狠抓改革發展,紛紛播撒高質量項目的“種子”,放飛高質量發展的希望,展現出積極奮發的“奮斗姿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屏住“一口氣”,保持清醒,保持狀態,不能有任何懈怠和閃失。
過去的一年,江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精神和國家領導對江蘇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扎實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著力推動“六個高質量”,深入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統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工作,高質量發展實現良好開局,“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邁出新步伐。應該說,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卓有成效,發展進程符合預期、平穩順利。但由于客觀原因,江蘇發展仍面臨經濟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等問題和挑戰。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發展順利時,隊形和姿態相對容易保持;形勢一旦發生變化,特別是面臨嚴峻挑戰和困難時,奮斗的狀態、心態、質態均可能發生變化,甚至出現“動作走形”。比如,發生事故后,有的地方相關人員精神萎靡、士氣不振,有的地方彷徨迷茫、圍觀等待,有的地方過度反應、應對失當,等等。這些現象盡管是個別的、局部的,但一定程度上對江蘇經濟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產生消極影響,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和警惕。
*近,江蘇省委主要領導在響水檢查指導、看望慰問時,就“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后續處置提到了“三個絕不能”,其中之一就是“絕不能因為出了事故精氣神就垮掉”。這一提醒非常及時、非常深刻,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對江蘇各地來說,一方面,要痛定思痛,舉一反三,深刻反思,摒棄錯誤的政績觀、落后的發展理念以及安全生產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面深入排查和整治各行業、各領域、各地區可能存在的風險點,牢牢守住穩定、安全、廉政、生態四條底線,確保萬無一失;另一方面,越是關鍵時刻,越要積極作為、科學應對,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堅定轉型意志,全力以赴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不舍晝夜、只爭朝夕的精神,爭分奪秒抓好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