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的發現和應用使人類走向太空;如果將“微波能”應用到電鍍污水的處理上將會產生如何的效應呢?回答是:將會使“表面工程”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獨領鰲頭。
但是微波也有其兩面性,如“微波”它對蛋白質(細胞質)的作用特別靈敏,泄漏一定能量的微波可以使操作人員無形中患上不能生育之癥。
微波有“波形”、“持續”與“脈沖”的特性;它會使被處理的結果有幾個數量級的區別;微波有針對性(偶極子也稱極性分子)、微波它是由電子和電力、通訊和信息結合的一門綜合科學所以在調試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和各種可變因素;為此在使用“微波能”時首要考慮的是安全其次是零部件的盡量簡捷、封閉(波導)、定向(諧振腔)等等。
1 電鍍廢水
電鍍廢水有機污染物主要與產品類型以及生產工藝具有重大的聯系,產品在電鍍前,往往需要進行表面裝飾,如:滾光、拋光、壓花等,而且需要經歷除油、除蠟、酸洗活化等處理工序,因此,電鍍廢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其他性質的助劑等,而且這些物質自身就攜帶有高分子有機污染物,除此之外,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產品表面的蠟或者油污容易進入工作母液,從而形成大量有機污染物,增加處理難度。
2 微波化學工藝處理電鍍廢水
主要為:1) 污泥通過自流的方式,進入到污泥濃縮罐中,這樣,便可以有效的降低污泥含水量,在控制污泥含水量的基礎上,利用泵壓入板框壓濾機對濃縮后的污泥進行壓濾脫水,形成干泥,并且將壓濾后的干泥進行無害化處理,并且外運,將剩余的壓濾液反置到調節池中。
2) 在調節池反應中,有效的分析各種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可以執行的操作為:在添加劑與微波的共同作用下,電鍍廢水中的污染物產生劇烈的催化作用及物理化學反應,整個反應過程中,能夠將電鍍廢水中的污染物轉化為不可溶物質或者轉化為氣體,從而有效的與水分離;
另外,在添加劑與微波的共同作用下,電鍍廢水中的大分子能夠有效的被分解為小分子,并且能夠快速的與添加劑結合,形成沉絮體進行沉淀,與水分離;除此之外,在添加劑與微波的共同作用下氨能夠有效的轉化為氨氣,快速的逸出,金屬離子液可以直接與添加劑融合,快速的形成沉絮體進行沉淀,與水分離,另外,能夠有效的將磷轉化為不可溶磷酸鹽,形成沉絮體進行沉淀,與水分離,這些均可以有效的實現電鍍廢水污染物的去除,提升出水質量,達到微波化學工藝處理電鍍廢水的有效且安全的目的。
3 小結與展望
自從微波技術首次應用于廢水降解至今,相關研究取得了巨大進步,尤其是在多技術聯合應用及新型催化劑制備并用于工業有機廢水降解方面,發展潛力巨大。
微波化學工藝在工業廢水的處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
目前已有多項廢水處理工程證實了微波化學工藝的實踐意義,設備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少、耐沖擊力強、出水效果好、降解物化反應迅速且殺菌滅菌能力強等應用優勢,能夠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于中小型電鍍廢水處理廠來說,是一種經濟可行的廢水處理手段,能夠保障電鍍廢水處理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同時微波輻照對廢水中多種有機成分降解性能不一,對有機廢水的降解無法一次完成,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成熟的工藝。但是隨著微波技術理論研究與實際操作經驗的不斷完善,其一定能在廢水降解領域獲得更廣泛的應用,并帶來巨大的工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微波化學污水處理技術與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相比較,其突破性是其以“極性分子理論”為基礎,利用微波對水中的極性物質進行選擇性分子加熱,使水中物質的分子選擇性地被快速加熱至超過 1400℃的高溫,從而強烈促進水中物質的催化作用、穿透作用、固體物之間的凝聚作用等物理、化學反應,以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
實驗表明:微波對水中的重金屬分子具有很強的吸附、凝聚作用,對水中有機物具有很強的破壞氧化作用、還原作用以及滅菌作用等功能。其優勢在于水中的物質分子吸收微波能后可直接將微波能轉化為熱能,而水流的溫升很小,因此不會給被處理水帶入新的污染物,節省處理過程的綜合耗能。
經微波化學污水處理技術處理后的水,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從而實現污水處理工程的實用、高效、節能、環保、低運行費用。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