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行業如何做到高質量發展?在近日于南京召開的2019年原材料工業座談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王江平副部長給出的答案是“做好三個堅持”。堅持以提高供給水平、促進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為重點,提升發展質量;堅持以探索智能制造和完善合理空間布局為突破,提高發展效率;堅持以實現創新驅動和改變規模擴張發展為核心,增強發展動力。
他表示,靠規模擴張謀發展的“慣性思維”沒有徹底改變,靠提質增效要效益的創新能力沒有全面形成,扭曲生產要素配置的低水平“僵尸”產能沒有徹底清除,導致了原材料行業距高質量發展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目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依然嚴重,甚至鋰鹽、三元材料前驅體等新興領域也出現階段性過剩。產品結構和服務質量短板明顯,低端同質化產品成群聚堆,高端差異化產品鳳毛麟角,許多量大面廣材料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距下游的要求還有差距,產品服務大多停留在產銷對接和簡單售后服務階段。此外,企業本質安全理念弱化嚴重,工業園區缺乏專業化管理體系、安全環?;A薄弱,企業本質安全和園區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王江平表示,在此情況下,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重點要做好“三個堅持”。
“第一個堅持是提升發展質量,以提高供給水平、促進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為重點,實現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躍升,實現產業發展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推動形成優質高效多樣化供給方面,要繼續大力破除無效供給,聚焦重點領域需求,加大新材料產業發展;通過改造升級,減少人為因素對質量控制的影響,提高原材料實物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建立以質量為中心的品牌體系,夯實品牌發展基礎;推進企業由制造商向服務商轉變,*和創造高端需求。
在促進提高本質安全水平方面,要推動企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實施改造,開展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不斷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加強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引進HSE等先進管理理念;強化并完善園區專業化安全管理體系,明確園區安全管理規范,支持工業園區的改造提升。
同時,還要加快先進適用以及成熟可靠的節能環保工藝技術
裝備推廣應用和全面普及工作,積極推進綠色發展;大力促進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稀土、電力等行業間的耦合發展,發揮好材料制造、能源轉換和廢棄物消納的多種功能。
“填平原材料工業發展的低效率洼地,關鍵是要通過‘兩化’深度融合和組織結構優化來大幅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率。所以,第二個堅持是以探索智能制造和完善合理空間布局為突破,提高發展效率?!?
其中重點要推進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進程,要挖掘原材料工業工業互聯網示范場景,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要積極探索重點環節的人工智能應用,構建面向生產全流程的智能質量管控體系,提高缺陷產品檢出率和質量管理水平;要發展運維預警系統,實現生產設備的智能診斷和故障早期發現;深化智能技術在原材料工業生產全流程的集成應用,實現設備優化和生產連續穩定。
在完善合理空間布局方面,特別是在城市人口密集區?;菲髽I搬遷改造工作中,要充分發揮環保、能源、物流等全要素配置的關鍵作用。在搬遷過程中、在引導實施兼并重組方面,堅決不搞“拉郎配”。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原材料需求總量將不會有大的增長,總體上已經處于‘平臺區’。要扭轉原材料工業發展動力減弱的問題,關鍵是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因此,第三個堅持是以實現創新驅動和改變規模擴張發展為核心,增強發展動力?!?
具體來說,提高創新驅動能力,要通過多形式服務創新和培育創新主體,來推動從基礎研究到創新設計、到產品設計的全體系、全場景創新。這需要充分發揮工業設計、工作規程等在創新成果產業轉化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培育基礎研究、產業研究和產業生產一體化發展的*企業;要利用
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工程,將更多創新資源配置給有實力的大企業,增強其內生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聚焦應用創新,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注細分領域的“單項*”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打造產業資源共享的平臺型企業,集中優勢創新資源解決技術*不夠的問題;發揮產業基金的作用,加強科學研究與產業的對接。
據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長王偉介紹,為提高原材料工業發展質量效益,2019年將著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存量調整,大力提升供給效率。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積極推進原材料工業布局調整,特別是《石化產業布局規劃方案》中規劃內重大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切實加強搬遷改造過程中的安全環保管理;推進石化等行業的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數字礦山建設,鼓勵利用化工等產業固廢生產建材,積極支持產業耦合發展。
二是努力做優增量,增強新材料供給能力。緊緊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航空航天
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等重點領域需求,突破一批核心技術與關鍵材料,加快形成規?;芰Γ煌七M新材料產用深度融合,擴大輕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加大新材料政策措施落實力度,繼續支持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等平臺建設,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制定國家新材料重點平臺、新材料首批次保險工作管理辦法,制定碳纖維、濕電子化學品等領域技術成熟度評價標準并開展試點。
三是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制定一批產業急需的行業標準,推動行業節能降耗、綠色發展;加強稀土行業整頓,推進稀土管理條例立法進程。
重點省市、石化聯合會等行業協會、恒力石化等企業也在會上作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