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石化聯合會推進綠色發展總體實施方案正式發布!

作者: 2019年04月17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關于印發《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推進綠色發展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  中石化聯質發(2019)118號  各有關部門、專業委員會、各專業協會:  為認真貫徹十九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
關于印發《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推進綠色發展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

  中石化聯質發(2019)118號

  各有關部門、專業委員會、各專業協會:

  為認真貫徹十九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關于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加快實施《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綠色發展六大行動計劃(2017-2020年)》,全面推動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我會制定了《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推進綠色發展總體實施方案》(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

  為保證實施方案順利推進,根據2019年的工作重點,確定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員如下:

  一、領導小組

  組長:李壽生

  副組長:周竹葉、傅向升、孫偉善

  小組成員:胡遷林、龐廣廉、楊挺、魏靜

  領導小組負責方案推進的總體方向,決定方案推進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方案推進中的重大問題,保障行業綠色發展工作的有效實施。

  二、辦公室

  主任:魏靜

  成員:莊相寧、嵇建軍、楊建海、湯勝修、李永亮、蔡恩明、李文軍、馮媛媛、張越

  辦公室負責方案的具體實施,日常管理和工作協調由質安環部環保處負責。

  請各有關單位高度重視,并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推進綠色發展總體實施方案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2019年4月11日

  附件:

  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推進綠色發展總體實施方案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石化聯合會推進行業綠色發展總體工作思路是: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關于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堅持以綠色發展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進一步加大綠色發展理念宣傳力度,繼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安全環保提升專項行動,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綠色標準化體系,深化綠色制造示范體系建設,加快綠色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示范與推廣,著力推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快推動化工園區綠色發展,努力推動行業綠色發展躍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一、加大綠色發展理念宣傳力度

  1、加強綠色發展工作組織。為貫徹落實《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要求,組織制定2019年石化聯合會推進綠色發展總體實施方案,并協調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形成工作合力,按照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相關工作。組織召開2019年綠色發展大會,積極傳播石化行業綠色發展理念,分享綠色發展實踐經驗。進一步加強綠色發展大會品牌建設,鞏固綠色發展大會的影響力。

  2、積極宣傳綠色發展理念。協同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ICCA)、聯合國環境署(UNEP)等國際組織,在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亞洲煉油和石化科技大會、海峽兩岸石化大會等會議上大力宣傳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第二屆中外石化企業同心共建可持續社區”活動、第二屆大學生創意設計挑戰賽、HACKTHON“黑客松”青年創意大賽、開放日、青少年科普等活動,通過網站、微信、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綠色理念。

  3、深入推進責任關懷。加強責任關懷宣傳培訓和國內外經驗交流,編制并發布年度責任關懷報告。加強責任關懷組織建設,完善儲運安全工作組,啟動責任關懷示范院校認定工作。完善中國責任關懷實施情況評估準則,組織開展單位自評、企業互評和KPI指標征集工作。組織召開2019年責任關懷促進大會。

  二、繼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鞏固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成果。加強對煉油、純堿等行業的產能監測,認真核實落后裝置拆除、產品質量、安全、環保、消防、能耗等情況,淘汰落后裝置和工藝,加快推動落后產能出清,推進企業優勝劣汰。

  2、暢通政策制修訂與行業實際需求。對現行產業政策開展評估研究,重點分析政策實施效果,根據不同評估結果提出相應制修訂建議。做好《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修訂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向政府部門反映企業遇到的困難和政策訴求。

  3、增強微觀主體發展活力。引導大型企業加強戰略管理,做好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工作,組織參與“專精特新小巨人計劃”,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成本競爭力、效率競爭力和服務競爭力等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一批領頭羊企業。

  4、推進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組織化工新材料對外國際交流,學習了解國際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趨勢,推進企業國際合作。開展化工新材料信息服務,召開中國化工新材料創新發展論壇,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三、開展安全環保提升專項行動

  1、全面開展安全環保提升專項行動。針對當前行業安全環保嚴峻形勢,結合長江經濟帶等化工企業相對集中的區域治理,在全行業開展安全環保提升專項行動。圍繞“推進責任關懷、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過程控制、強化風險管控、提升應急能力、加強污染防控”等重點工作,在氯堿、純堿、氮肥、磷肥、磷化工、煤化工、煉油等重點領域開展自查、抽查工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梳理、分析和總結,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持續提升安全環保水平。

  2、做好安全管理提升服務項目。瞄準安全管理薄弱的環節和領域,大力開展安全管理提升工作。充分發揮行業安全*的技術優勢,組織參與行業安全管理工作,并召開行業安全*研討會,研究服務對象與內容及工作方式,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服務工作。

  3、持續開展安全風險查勘工作。不斷擴展服務范圍,組織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開展風險查勘工作,促進行業整體安全管理的提升。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自我約束機制,督促企業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過程控制,強化風險管控,提升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四、完善和優化綠色標準化體系

  1、進一步優化綠色標準體系。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全面推進綠色標準化體系建設,著力加強綠色評價等標準研制,按照工信部要求完成20項綠色評價標準研制,加快推進碳排放有關標準的研究。

  2、發揮團體標準在高質量綠色發展中的*作用。圍繞行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的綠色發展需求,加快節能節水、安全環保、三廢綜合利用、綠色制造、原材料質量升級等團體標準研制,加強全過程監管,確保團體標準的高水平、高質量。

  3、加強生態環保、安全等領域標準化工作,積極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切實做好涂料、膠粘劑、工業清洗等領域VOCs限量有關標準研制。按照建設生態文明要求,完成7項再生塑料有關標準,加快推進廢酸、工業鹽等有關廢棄化學品資源化利用標準研制。持續開展行業安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為提升行業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安全技術支撐。

  4、著力加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全面規劃好節能、節水標準體系,著重推進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的能耗限額、取水定額標準的研制。進一步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領域的標準研究,促進節能減排。

  五、深化綠色制造示范體系建設

  1、繼續培育綠色發展的典型示范。以2018年石化行業綠色制造

  體系認定為基礎,拓寬綠色產品認定范圍,組織開展2019年行業綠色工廠、綠色產品和綠色園區的評價和認定工作。根據《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制定績效評估方式,組織已認定的企業/園區開展自我評估,并做好跟蹤管理。繼續推進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等自愿性產品認證、環保型農藥乳油產品認定工作;組織開展年度重點產品能效領跑者發布工作。

  2、加強行業環保中心建設。繼續做好2019年行業環境保護中心建設和認定工作,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環保中心在行業內的影響力。積極推動環境保護中心在技術創新、項目立項、技術鑒定、標準規范制定等方面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各中心社會服務的功能和作用,從而*和帶動行業技術進步。

  3、深入開展行業綠色發展調研。進一步開展行業調研,深入挖掘行業、企業創建綠色體系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樹立行業標桿,并積極為企業爭取配套獎勵政策。

  六、加快綠色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示范與推廣

  1、編制《石化綠色工藝名錄(2019年版)》。深入貫徹落實《關于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進一步發揮《名錄》對企業“綠色”投資的指導作用,2019年繼續開展《石化綠色名錄》的編制工作。在2018年基礎上適當擴充《名錄》條目,重點考慮環境風險較大、對綠色工藝有迫切需求的行業;加快綠色工藝推廣,鼓勵企業開發更好更先進的綠色工藝,并積極爭取政策支持。

  2、加快推進一批綠色技術、工藝、裝備的示范,加強高質量行業創新平臺建設。組織實施“十三五”行業科技發展指南,編制和實施2019年《聯合會科技指導計劃》,組織企業和科研機構協同攻關,建成一批綠色技術、工藝、裝備的示范項目。做好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管理等工作,加強戰略性產業重大技術裝備的攻關組織,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推薦一批裝備新產品列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目錄》。圍繞重大共性需求,繼續組織開展“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創新平臺”的培育、認定、評估、復審以及經驗交流等工作,做好*創新平臺的協調服務。

  3、加強綠色技術交流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組織召開環境保護與清潔生產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交流會,打造“石化智匯網”新媒體,充分利用煤化工、高端專用化學品專委會、化工新材料專委會等各種平臺,加強綠色技術交流推廣。開展“*下基層、成果進企業”和校企對接等活動,組織企業難題招標與高??萍紕撔鹿ぷ鬟M行銜接。做好行業重大科技成果鑒定,加大科技獎勵基金和科技成果的宣傳推介力度,促進成果轉化。

  七、深入推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1、深入推進廢鹽治理和綜合利用。繼續推進國家“十三五”水專項—“精細化工行業高鹽、高濃有機廢水無害化處理與廢鹽資源化集成技術工程示范及產業化推廣”項目,組織起草相關技術規范和指南,推動開展副產鹽用于離子膜燒堿的技術示范。啟動氰化氫脫氨副產硫酸銨、三聚氯氰副產氯化鈉、氰乙酸副產氯化鈉等產品標準和環氧樹脂高含鹽有機廢水處理技術規范、廢鹽焚燒法處理技術規范的編制工作;完成染料廢水制備硫酸銨標準的制定。繼續做好電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防治工作,推動低汞觸媒高效應用技術和末端減排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快無汞觸媒研發應用的進程。

  2、進一步做好VOCs治理研究工作。為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配合政府相關部門推動重點領域、重點時段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科學合理、循序漸進地治理污染。繼續推進總理基金項目“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課題—VOCs重點行業排放特征及減排監管技術體系研究”所屬專題排放現狀評估和強化管控技術項目,提出工作計劃和調研方案,跟進項目工作內容。與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共同申報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試點專項《大氣環境管理的經濟手段和行業政策研究》項目,配合開展石化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產生環節調研及行業政策研究。

  3、協調解決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管理問題。配合生態環境部開展十大行業危險廢物調研工作,研究石化行業危險廢物管理的思路和措施;配合修訂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組織召開電解法處理廢鹽研討會,研究燒堿裝置處置廢鹽的可行性;積極推動煤氣化爐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燒堿裝置協同處置廢鹽等示范項目的立項建設,推進水煤漿協同治理含高COD廢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開展煉油催化裂化(FCC)廢催化劑、油泥等危險廢物豁免研究工作。從生產、使用和處置的全生命周期出發,加強對化學品的管理,促進良性循環

  4、關注塑料污染問題。針對中國塑料廢物進行調研,以重點的市場應用為條線,對其帶來的廢塑料處理問題以及現行解決方案面對的挑戰進行梳理。協調政府部門開展政策前期研究,推動再生塑料相關標準制定。在9月份石化大會上舉辦高級別會議,與國際組織、政府協同推動行業重點企業就應對塑料污染問題達成共識并積極行動。

  八、加快推動化工園區綠色發展

  1、提升化工園區建設水平。配合工信部做好?;飞a企業搬遷改造工作,推動各地加快化工園區的認定與規范化管理,支撐危化品企業搬遷入園工作的開展。開展《*化工園區與*化工產業集群研究》、《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課題研究,促進長江經濟帶化工園區提質升級與綠色發展。做好“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化工類)聯盟”服務工作,組織好“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單位”申報工作。

  2、推進化工園區標準化體系建設。進一步研究園區亟需的、有現實意義的標準和規范,通過制定團體標準《化工園區開發和建設導則》,梳理園區當前亟需的標準和規范,構建化工園區標準化體系雛形。重點完成《綠色石化園區評價通則》、《化工園區危險品運輸車輛停車場建設標準》和《化工園區事故應急設施(池)建設標準》三項團體標準的結題和送審。加快推動《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指南》、《化工園區綜合評價導則》兩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全面開展《綠色石化園區評價指南》上升為行業標準相關立項及編制工作。

  3、深入推進園區綠色發展與責任關懷。傳承延續“化育未來”主題科普展,籌備舉辦以“創新*時代,智慧成就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科普展。加強與ICCA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將“中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中的“責任關懷專題會”打造成推動化工園區踐行責任關懷*有影響力的品牌會議。通過會議、培訓、園區開放日等活動,以及園區委會刊、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開展豐富多樣的責任關懷推廣活動。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