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各行各業概莫能外,煤化工等能源化工產業也不例外。當前,國內煤化工尤其是現代煤化工根基未穩,高質量發展更是稍顯遙遠。也正因如此,此次能源化工“金三角”產業協同發展大型主題調研活動將借走進產業中心地帶之機,觀測中國煤化工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溫度和風向,并試圖首次求解這樣一個重要問題:煤化工將在何時突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轉型?
探討我國煤化工的發展,既要有系統思維,同時也要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問題。煤頭氮肥、煤焦化、煤基甲醇等傳統煤化工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持續演進完善,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體系,成為現代
制造業和化學工業有機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化工業的一大特色和優勢。而自本世紀才興起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則不然,作為一場中國能源革命的全球“獨角獸”行動,幾經波折,大開大合,現在依然是一個比較混沌的產業體系。因此,探問求證煤化工的高質量發展命題,需要用兩條主線來分別串連。
作為觀察者和研究者,我們發現,煤頭氮肥、煤基甲醇行業技術體系已相當成熟,如果說還有什么缺陷的話,那就是跟世界上依托豐富天然氣資源發展起來的氣頭工業相比,成本還是略遜一籌,能耗、水耗也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中國煤焦化產業規模世界第一,但主要產品限于焦炭、煤焦油、粗苯等粗淺加工、低附加值品種,其中煤焦油產品主要有酚類、萘、洗油、粗蒽、瀝青等少數幾大類,粗苯價格也比純苯價格低至少30%以上。相比世界煤焦化產業*先進的德國,德國呂特格公司的煤焦油加工能力超過150萬噸/年,煤焦油利用率也高居世界第一,不僅工藝流程自動化程度高、能耗低、清潔環保,還能分離出種類繁多的微量組分,有些組分甚至從全球來看還只能從煤焦油中獲得。宏觀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其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也是明晰的,但從企業微觀來看,從傳統煤化工高質量發展的“青萍之末”來看,我們還太缺少創新性典型樣本的系統跟蹤研究。此次能源化工“金三角”大型調研活動,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要系統調研了解“金三角”區域傳統煤化工企業近年來在精深加工、高值化利用方面的*新探索和*新成果,通過選樹一批典型范例,*推動“金三角”乃至全國傳統煤化工產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轉型。
現代煤化工則完全是另一番情景。經過早期煤炭央企們一擲萬金、跑馬圈地的喧囂后,現在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工藝路線已基本歸于平靜,示范和升級示范正按部就班地推進。與此同時,近年來在“金三角”及山西、山東等周邊省份地方強企的不斷創新探索下,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烴、煤制乙醇、煤制高端化學品和新材料等新的工藝路線在不斷拓展,捷報頻傳?,F代煤化工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創新工場和孵化系統,而且與發展早期主要矛盾和膠著點集中在資源環保方面不同,目前現代煤化工發展的主要矛盾似乎轉移到了技術經濟性上,回歸到一個產業競爭力*為核心的指標上面?,F代煤化工何時走出示范階段,在技術經濟上確立一個新興產業應有的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自立穩健可持續發展,我們熱切地期盼走進“金三角”,在眾多企業的探索實踐中去找尋到答案。
將中國豐富的煤炭資源通過清潔高效的利用方式,轉化為千姿百態的清潔能源和高端化工產品,實現能源和原料供給的多元化,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國家戰略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堅信,中國的煤化工和能源化工產業假以時日一定會闖出一條新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轉型跨越,并為世界的能源革命貢獻一個獨特的中國方案、中國范本。因此,這次調研也就有了“上下求索,以啟前程”的歷史意味。
--------------------------------------------------------------------------------
能源化工“金三角”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進行時,敬請期待和關注。
由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化工報社、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并得到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榆林市人民政府、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及眾多合作單位大力支持的能源化工“金三角”產業協同發展大型主題調研行動啟動儀式,將于4月12日下午在北京舉辦。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