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江蘇擬大幅減少化工企業數量,化工園區或由50個減至20個

作者: 2019年04月08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獲悉,江蘇省擬優化化工行業的規劃布局,大幅壓減沿長江干支流兩側1公里范圍內、環境敏感區域、城鎮人口密集區、化工園區外、規模以下等化工生產企業。具體措施包括: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產企業數量或減少到2
近日獲悉,江蘇省擬優化化工行業的規劃布局,大幅壓減沿長江干支流兩側1公里范圍內、環境敏感區域、城鎮人口密集區、化工園區外、規模以下等化工生產企業。具體措施包括: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產企業數量或減少到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產企業數量不超過1000家。


  以上內容來自于《江蘇省化工行業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見稿)》(下稱“《方案》意見稿”),由江蘇省政府辦公廳于4月1日下發。澎湃新聞記者從江蘇一化工企業獲得了這份《方案》意見稿。該《方案》意見稿也得到了江蘇省工信廳相關人士確認。江蘇省工信廳相關人士表示,該《方案》意見稿目前仍處于研究階段,尚未正式發布。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江蘇省化工產業收入為兩萬多億元,全國排名第二。2017年江蘇全省共有化工企業逾5000家。

  《方案》意見稿要求全力推動化工園區整治改造提升,其中包括減少化工園區(集中區)的數量。根據已提出的和新增加的化工園區安全、環保要求,從園區規模、產業層次、用地面積、規劃許可、安全監管、環境治理等方面,對江蘇全省50個化工園區開展全面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壓減至20個左右。

  近幾年來,江蘇省已接連開展幾項化工整治行動。2016年12月,江蘇省在全省范圍內正式啟動了“兩減六治三提升(簡稱263)”專項行動,“減少落后化工產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2017年2月,江蘇省宣布開展全省化工企業“四個一批” (即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和重組一批)專項行動,明確提出2017年-2018年關停2077家化工企業;到2020年,完成轉移272家、升級4327家、重組696家化工企業;化工行業COD、氨氮、VOCS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累計下降13.5%、13.4%、30%;化工生產企業入園進區率提高到50%以上。

  從全國范圍來看,江蘇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后,包括山東、河北、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均開展了化工產業安全整治行動。近幾年來常有化工安全整治行動已常態化,但與安全生產相關的化工事故仍時有發生。

  4月3日,江蘇泰興市應急管理局通報:當晚9時許,江蘇中丹技術化工有限公司污水車間廢水儲罐發生一起火災事故。截至當晚9時30分,明火已經撲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安全與環保之間的通盤考慮

  從醫藥、紡織到電子、建材,現代生活離不開化學工業。由于化工行業門類繁多、產品多樣,生產中排放的污染物種類多、數量大,同時由于工藝復雜,在安全把控方面也應更為嚴格。

  前述化工企業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就整改項而言,一般來說是環保、安監、工信、消防、住建各個部門只管一塊,而不是綜合整改,這種情況下,遇到各整改項之間的沖突,企業往往只能擇一面考慮。

  該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舉了個例子,在上一輪化工整治時,江蘇省環保廳要求加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監測能力。但現行的VOC在線監測設備,以離子火焰法檢測為主。火焰離子化方法是指利用有機物在氫火焰中產生離子化反應而生成許多離子對,在加有一定電壓的兩極間形成離子流,測量離子流的強度就可對該組分進行檢測。

  “作為明火,安裝在化工生產裝置周邊,明顯就是不安全的。”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除了VOC監測,該企業負責人還提到,現在為了提升廢氣處理能力,通常的做法是裝RTO焚燒爐。RTO焚燒爐主要是利用天然氣、柴油等燃料與被處理的有機廢物的充分燃燒,將廢物進行高溫焚燒碳化。這樣焚燒后廢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在高溫下氧化、熱解被破壞,就會減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質。 “這樣的焚燒爐布置在廠區內,也是欠妥當的。”

  “化工行業細分眾多,每個細分領域都有一定的特點, 一定要熟悉本行業生產的*,才容易找到生產企業存在的問題。”該企業負責人認為,監管部門嚴重依賴第三方咨詢機構,但很多相關人員和第三方咨詢*并沒有化工生產工作的經歷,也不了解生產上實際遇到的問題。

  “我們更希望對化工企業的整治整改措施,是安全、環保、消防和住建通盤考慮的。”前述企業負責人建議。

  停產、限產與事故率

  信達證券研究總監張燕生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來,化工方面的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提高,和整改停產、冬季限產等也有一定關系。張燕生此前曾就職于中國化工集團,在化工領域有十多年從業經驗。

  “時不時有停產、限產,江蘇的化工企業就會出現一個情況:復產時它的開工率可能會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小的化工品種,此前停產了半年,把庫存用完了,現在有訂單積攢著,開工后肯定都會加班加點運轉,這可能就提高了發生事故的概率。”張燕生表示,另一方面,很多化工原料,不管是氣體還是液體,有腐蝕性。當企業正常連續運轉時,原料也按照正常的節奏運轉,危險性就比較低。但如果經常停產,這些物料在存放時可能對設備造成損壞,存在隱藏的問題,等到集中開工的時候,危險性就增大了。

  據了解,2016年以來,江蘇省化工企業經歷了多輪整改、限產和停產,短則一周,長則半年。受2017年的12·9連云港車間爆炸事故影響,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江蘇省化工企業大面積停產,到2018年年底,陸續有企業復產。江蘇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的發生地,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也是2018年12月恢復生產的化工企業之一。

  前述企業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化工企業長期整改,使得人員流動性增大,熟練工流失嚴重,從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安全隱患。

  《方案》意見稿提出,規范化工生產企業管理,要提高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化工企業法人和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和特種作業人員需經應急部門執業能力培訓考核,持證上崗,每年接受不少于16個學時的相關崗位技術再培訓等。

  化工理應沿海分布

  盡管該《方案》意見稿的具體項目尚處于研究階段,但面對接連發生的化工事故,江蘇省對化工企業的整治提升勢在必行。

  張燕生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從*合理的邏輯來講,化工行業應該布局在江河的下游、布局在河邊,不管是國內,還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目前都是這樣做的。這不是讓化工企業直排廢水,而是處理過的達標的廢水,*好的方法還是往海里排,大自然的環境容量非常大,并不會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中國現在環保的特殊情況就是人口的分布,出海口在東邊,人口密集區也在東部地區。所以要把工業放在東部地區,確實對環境的承受能力壓力較大”張燕生表示,“如果往西部人口較少的地方布局,西部是長江黃河的上游區,廢物進入地下水后,*終還是會來到入海口。”

  另一方面,考慮到國內的環保以前“欠賬”太多,造成江河及入海口的環境容量大不如從前,張燕生認為讓化工企業從沿江地區退出,看似“矯枉過正”,但背后也有一定理性的考量。

  據了解,江蘇省的《方案》意見稿提到,要壓減沿江地區化工生產企業數量。沿長江干支流兩側1公里范圍內、化工園區外的34家企業原則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確實不能搬遷的企業,逐一進行安全風險、環境風險評估;化工園區內的254家企業,2019年底前完成逐企評估并提出處置意見,凡和所在園區無產業鏈關聯、安全環保隱患大的企業2020年底前退出。

  此外,就《方案》意見稿中初步擬定的企業退出數量,張燕生認為單從企業數量的減少并不能確認供應能力的影響,比如小型的作坊式企業數量眾多,但在產能上所占的份額并不大,甚至有些是過剩的產能。此外,不少化工企業在入園過程中可能有一定的兼并整合或者被大企業收購。

  《方案》意見稿中提到,要對1660家規模以下企業進一步排查摸底,評估安全環保風險,不達標的企業2020年底前全部關閉退出,達標的企業鼓勵進入化工園區或集中區發展。當然在停產整頓的時候,短期內會出現某些產品供應不足,或者某些突然大幅的漲價。

  “對企業來說,重要的是政府應該有一個比較清晰長遠的規劃,給企業一個穩定的預期,”張燕生表示,“比如某種產業,到底是不是長期來看需要退出的產業,還是*近查得嚴所以不能做。否則短期內,企業沒有辦法就去異地建廠、去搬遷,某種產品可能就突然喪失了供應能力。”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