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中藥工業產業目前約9000億元,約占我國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并將帶動形成約2.5萬億元規模的中藥大健康產業。雖然中藥工業產業市場規模龐大,但有*表示,中藥現代化、智能化仍處于初級階段。
筆者了解到,推動中藥現代化、智能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制藥
裝備。然而,在中藥生產制造領域,大部分生產還是停留在機械化階段。
分析人士指出,我國很多中藥生產線還處于工業2.0水平,實現了自動化生產,但同時達到工業3.0、4.0水平的制藥
裝備和生產線還很少。
制藥裝備人士也表示,我國中藥裝備企業規模偏小,研發能力弱,企業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差,與日韓等世界中藥生產巨頭相比,我國還有較大的差距。
具體而言,我國中藥裝備在創新能力、產品技術水平、質量品牌、行業規范等方面仍有許多不足。再加上中藥成分和作用機理的復雜程度之高,要實現中藥現代化、智能化生產還有較大的困難和挑戰。
盡管困難重重,但還是有很多中藥裝備企業為推動中藥產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積極發力。據悉,有企業就在綜合考慮中藥企業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提升傳統中藥裝備技術,朝著整體聯機、智能制造的方向發展。
比如,有企業的高速滴丸車間就以復方丹參滴丸為載體,突破了傳統的滴丸理論,自主開發高速微丸滴制設備,并采用了超高速非接觸電磁懸浮震動、4G重力加速度的滴制技術,形成了具有自主
知識產權的超高速微滴丸滴制設備。
“超高速微丸滴制設備解決了傳統滴丸機丸型偏大、速度慢、需要液體冷媒的制約問題。”企業技術人員表示,這也為中藥現代化發展提供了裝備支持,并在實現中藥提取自動化的同時,自動采集、監控過程數據。
也有企業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升中藥材加工和中藥飲片生產智能化設備制造的能力。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根據不同種類的藥材特點,開發制造中藥材產地加工及飲片生產聯動線設備。”
根據該負責人的介紹,企業開發、制造系列智能化中藥飲片炮制設備,包括炒藥機、炙藥機、煎煮鍋等,實現了中藥飲片炮制過程重要工藝參數可智能化監控、可溯源、可遠程控制等,確保了中藥飲片質量,并為中藥產業智能化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著眼于當前,中藥市場擁有巨大的機遇,更需要向現代化、智能化方向去發展,而推動產業現代化、智能化進程的關鍵之一就是需要更多適合中藥生產特點的模塊化、數字化智能中藥裝備投入到市場中。
與此同時,中藥企業也對中藥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希望能將更多的中藥裝備基礎研究成果應用到中藥制造工程中,指導幫助生產工藝參數的優化,并通過大數據的收集和系統分析,推進中藥產業的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使傳統中藥產業實現技術方面的升級,推動中藥產業的現代化、智能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