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楚天科技目前正扎實推進年產300臺套高端生物醫藥智能
裝備及醫療機器人建設項目。該項目的智能工廠涵蓋仿真設計、數字化車間、自動化倉儲物流、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產品智能服務平臺、產品應用示范六大功能模塊,制造及產品雙智能化。
楚天科技董事長唐岳在座談會上介紹,項目將以生產檢測、灌裝、無菌轉運、AGV等制藥行業專用機器人及壓片機等高端制藥
裝備,建設定制化制藥裝備企業的智能工廠,實現從裝備制造到藥品生產覆蓋全產業鏈的醫藥工業智能制造,形成制藥裝備智能制造新模式國家示范。
目前,該項目投資完成率83%,土建已完成,智能制造設備及控制系統方案也已完成,并已全部訂貨,預計2019年5月底到貨,6月底完成安裝調試。
制藥裝備是在制藥過程中于藥品直接接觸的設備,制藥裝備智能工廠的建設將有力于提高我國制藥裝備智能化、國際化水平,為制藥行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更安全的生產模式、更好的產品質量等。
智能制造的概念早已經普及到制藥領域。例如,有制藥設備企業研發了智能包裝線。該智能包裝線集自動稱量、自動真空熱合封口、自動開箱、自動裝箱、自動封箱、自動噴碼、自動碼垛于一體,為一些藥企的自動化生產帶來了便利。
也有企業為了適應不同產品、不同包裝形式、高靈活性包裝生產線的要求,研發了醫藥包裝機器人,使得醫藥包裝生產更加智能化。
實際上,為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國內也出臺系列政策給與支持。例如,2018年10月15日,工信部等兩部門聯合印發《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年版)》,提出到2019年,累計制修訂300項以上智能制造標準。
其中,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技術標準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國制藥裝備行業從中低端走向高端方向的良好途徑,有利于行業更好的轉型。可見當前我國制藥裝備行業轉型升級的環境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指出,對于制藥裝備企業而言,裝備制造是核心、是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協同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都只是反映裝備制造水平的一種概念,不能作為主攻方向,關鍵是要掌握核心技術。
其次,提高裝備制造的研發能力至關重要。業內指出,抓裝備制造不能陷入智能制造的陷阱、柔性制造的陷阱、協同制造的陷阱、精密制造的陷阱,要抓住先進生產力的核心,創造價值,提升競爭力。
因此,制藥裝備企業在布局的同時,需從自身情況出發,著重于抓住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制藥裝備企業放眼未來,在設備的質量、靈活性、生產效率等方面實現突破。相信解放勞動者雙手,實現“機器換人”“機器換機器”“無人化、少人化”的那一天會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