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學儀器是開展科學研究、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數量持續增長,覆蓋領域不斷拓展,技術水平明顯提升。
但與此同時,科研儀器設備利用率不高、專業化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也逐漸顯現,科研儀器設備還存在著重復建設和購置,部門化、單位化、分布不均和閑置浪費等現象和問題,科研儀器設備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同時眾多企業創新研發往往缺乏特定的試驗設備。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提高科研設施與儀器利用率,釋放科研資源潛能。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國家和地方關于重大科研設施和大型儀器開放共享的政策文件達20余個。
大型科研儀器設備作為科技條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截至2018年底,重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共入網開放共享大型科研儀器設備8342臺(套),同比增長168.83%,總價值約32億元。
重慶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科研儀器設備分為11個大類,基本能夠滿足我市科技創新活動。其中占比最多的3類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為:分析儀器3883臺(套)、占比46.54%;物理性能測試儀器729臺(套)、占比8.74%;工藝實驗設備476臺(套)、占比5.71%。
這些科研儀器設備,近八成為高校和院所擁有。其中,高等院校擁有4537臺(套),占比54.39%;科研院所擁有2037臺(套),占比24.42%;企業擁有1209臺(套),占比14.49%;其他機構擁有559臺(套),占比6.70%。
這些大型科研儀器入網后,高校、科研院所、檢驗檢測機構等將能提供的科技服務“商品化”,企業通過重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類似于“淘寶”的模式,自主選擇服務種類、自主下單交易,就可以享受服務。
科研儀器精密高端、價格昂貴;科學研究項目眾多,經費有限。這看似矛盾的兩端,由于有了共享開放的服務平臺而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有了正確方向,有了政策支持,有了制度保障,我們相信,科研儀器共享平臺的發展一定是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