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上海產業能效指南1月24日發布,這是上海
制造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標尺,為其“以能耗論英雄”提供技術支撐。
數據顯示,與2011年相比,2018年上海市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了34.9%,單位能源消費的經濟產出提升了53.6%.上海市乙烯、甲醇、MDI、醋酸等產品單耗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但是,上海市仍有部分指標處于國內一般水平,能效仍有提升空間。
上海市經信委方面稱,2019年將從開展能效對標、探索智慧節能、創建綠色制造標桿、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進節能標準化建設等方面著手,細化措施,切實推動產業高質量綠色發展。
當天,上海還舉行了16家國家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單位的授牌儀式。3年來,上海市共有12家綠色工廠、1家綠色園區、2家綠色供應鏈、10項綠色設計產品入圍工信部名單,共涉及16家企業。上海市經信委方面表示,將大力推廣行業綠色標桿的先進做法和經驗,逐步凝練成行業標準規范,推動全行業綠色發展水平提升。
整體上看,為加快推進綠色制造,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2018年6月,上海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印發了《上海市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0年)》,全面啟動“1121工程”,以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能源低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全生命周期綠色化為導向,到2020年全市創建100家綠色工廠、100項綠色產品、20個綠色園區、10條綠色供應鏈,創建一批國家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部分企業、園區綠色化水平達到國際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