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2019年陜西藍皮書》。《2019年陜西藍皮書》認為,陜西工業已步入工業化后階段,調結構、促轉型成為發展主基調,傳統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正加速轉型,推動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發展。
《2019年陜西藍皮書》認為,2011年至今,陜西工業已步入工業化后階段,伴隨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與工業轉型升級,陜西堅持優煤、穩油、擴氣,打造煤炭深度轉化、新能源等增長點,能源化工產業逐步呈現綠色化、多元化、高端化、高質化的發展趨勢。但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多邊貿易保護抬頭,陜西的橡膠、化工產品直接出口美國受到較大沖擊,已出現出口下降、訂單減少的苗頭。工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大,增速放緩,預計規模以上工業保持8%左右的增幅。
《2019年陜西藍皮書》建議,陜西應深入實施“陜西制造2025”,提升
制造業競爭力,加快增材制造、工業互聯網、甲醇汽車、生物醫藥等國家創新中心建設,推動產業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攀升;同時聚焦智能、數字等經濟新業態,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清潔能源等,重點推動人工智能在機器人、增材制造等領域應用示范;加大產業平臺轉型升級,營造項目落地生根的“熱帶雨林氣候”,實現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陜西藍皮書》由陜西省社科院組織編撰。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白寬犁介紹,本次發布的《2019年陜西藍皮書》包括《陜西經濟發展報告(2019)》《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19)》《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9)》等5冊。其中《陜西經濟發展報告(2019)》主要對2018年陜西宏觀經濟運行態勢進行了分析,并對2019年經濟形勢進行了預測,還圍繞改革開放40年陜西產業發展的成就與經驗、物聯網產業、綠色礦業發展機制、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等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