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正在舉行的湖北省兩會上,孝感代表團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應城市市長徐長斌認為,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應城市而言就是要緊盯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主動作為,對接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湖北重點從三方面推進鹽化工產業的轉型升級。
一是優結構,以創新驅動轉型。要加大國家
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市創建力度,使市校戰略合作達到10家以上,培育一批高新技術鹽化企業、行業龍頭“隱形冠軍”;支持益鹽堂、久大制鹽組建湖北省鹽化工產業創新聯盟,加快籌建國家鹽業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加大科技創新企業獎補扶持力度。
二是優動能,以產業支撐轉型。要搶抓鹽業體制改革機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壯大產業規模的同時優化產業結構,以高端品種鹽、硅酸鹽為重點,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將賽孚工業園打造成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材料基地,將益鹽堂打造成全國高端品種鹽生產基地。此外還要依托楚天云平臺,推動鹽業化工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三是優環境,以環保倒逼轉型。鹽化產業過去是應城的支柱產業,但近年來因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痛點,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都受到了限制。近兩年,應城市以環保倒逼轉型,整改了一批環保不達標企業,并投入近10億元對全市3個工業園及所屬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新建工業污水處理廠等節能環保設施。在環保整改達標后,應城市鹽化關聯企業產品質量和效益實現雙提升,價格大幅上揚,印證了環保倒逼轉型的思路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