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法高效回收與減排化工行業揮發性有機氣體
2017年7月1日實施的環保法規要求排放尾氣VOCs含量小于100mg/m3,隨著國家環保要求的提高,未對污染源進行有效治理、排放未達到要求的企業將面臨關停,VOCs治理壓力陡增。在今年的國家科技獎成果中,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的膜法高效回收與減排化工行業揮發性有機氣體項目對造成大氣污染及霧霾的“元兇”——揮發性有機物氣體VOCs治理顯現奇效。
采用該項目技術可將化工生產、儲運過程及加油站等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氣體通過高性能膜及
裝備回收、濃縮加工成重要的化工原料,對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揮發性有機物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加油站的汽油味、裝修時的油漆味等,也是霧霾和光化學煙霧等嚴重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揮發性有機物同時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以往的回收中,單一控制技術無法適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來源廣、組成多、濃度變化大、處理要求高的需求,經濟效益不顯著,技術應用有限。
由大連理工大學賀高紅教授團隊與大連歐科膜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科研項目膜法高效回收與減排化工行業揮發性有機氣體項目,經過十余年產學研協同創新,對造成大氣污染及霧霾的“元兇”,即化工行業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氣體VOCs,在實施膜分離減排的理論、設計和工業化過程中,作出重大貢獻。該項目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
知識產權的膜-分離器-工藝的完整研發體系,通過高性能膜及
裝備回收、濃縮,將VOCs加工成重要的化工原料。
項目團隊將膜分離、吸收、吸附和淺冷等多技術耦合集成,提高了污染控制的效率,可使排放氣中苯濃度降低到4mg/m3,實現環保達標排放;研制出高性能、長壽命、低電阻的VOCs分離復合膜,實現工業化穩定生產;研制出本質安全、低流阻、低濃度極化的高效膜分離器,實現工業生產;研發高能效回收與減排循環級聯工藝包并成功應用。該科研成果成功轉化實現了工業生產和大規模應用,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VOCs膜基地。
據悉, 該項目技術已在近400項工業項目中應用,累計回收烯烴78萬噸、油氣10萬噸,創經濟效益30多億元。13套裝備出口到美國、日本、韓國和尼日利亞等國家,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和應用VOCs膜的國家,為我國VOCs膜分離技術從跟跑到全球領跑作出重要貢獻。